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怪联圣手”何淡如楹联欣赏

(2020-05-31 20:05:19)
标签:

对联

何淡如

分类: 对联文论

“怪联圣手”何淡如楹联欣赏

“怪联圣手”何淡如楹联欣赏

                  解维汉

   “怪联圣手”何淡如楹联欣赏

                                解维汉

 

   何淡如(1820-1890),清嘉庆二十五年出生名又雄,字淡如,以字行,广东省南海湾头乡人。因替人考试考官识破,被开除学籍。他自嘲似的把“文”字删去头上一点,改为“又”字,故名又雄。又以淡如之别字配之,还把自己老婆的名字改为人菊,取“人淡如菊”诗句之义。清同治元年(1862年)举人,一度出任高要县学教谕,其后即在省港以教学为主。他讲课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学生很喜欢听他的课,所以听者益众,名噪一时。几乎是广东人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赋性诙谐,又有急才,每出言,常令人捧腹大笑,喜用广州话写谐对(或称怪联),“工妙之处,几令人笑而绝倒”,而且数量甚多,故被称为“怪联圣手” 。

何淡如擅作联语,尤以广东方言写谐联著称,不露半点斧凿痕迹,当时颇负盛名。所撰对联极为广州市井小民所传诵,其诗其文亦有传世,然至今所见不多。大概因为其作品多被视为非大雅之作,故生前未见结集。其作品星散四处,只在《岭南即事》一书中选录有对联,此外,散见在民间的口传耳闻中而已。他死后梁纪佩先生辑成一卷,名曰《何淡如先生妙联》,由广州崇德堂印行。

    幽默诙谐、言辞别致而又烛照社会人生,是何淡如楹联的显著特点。举例如下:

无题

世事若鸣锣,只为钱多开口响;

人情如击鼓,每因皮厚发声多。

钱多开口响是指花钱多买来的锣质量好声音响亮。皮厚发声多是指蒙鼓之皮厚实,敲击声洪亮,寓不要脸的人什么话都能说出。全联以锣鼓为喻,寓庄于谐,写世事人情之弊,抒愤世嫉俗之慨,鞭辟入里,妙趣横生。

珠江即景

珠海船如,横织波中锦绣;

羊城塔似笔,倒写天上文章。

上联将船比作织布机的梭子,在珠江中横织波浪中锦绣;下联将塔比作毛笔,凌空倒写天上文章。可谓用词形象, 比喻新奇,夸张大胆,气势不凡

    嫁女门联

打鼓打锣,不过戥人高兴;

搬埕搬塔,总之自己破财。

  “戥人高兴”是广东俗话,“戥”字读如“邓”,有“陪”和“增”的意思在内。“搬埕搬塔”也是广东俗话,“埕”(酒瓮)“塔”本是指一般“杂物”,但在此处,则是指送给女儿的“嫁妆”

    题端阳节赛龙船和搭棚唱戏

船又扒,艇又扒,扒扒扒……扒到龙门三尺浪;

生也唱,旦也唱,唱唱唱……唱到东方一遍红。

   某年端午龙舟赛会,主持人折好64格长纸,请何淡如题联,何稍事思索写出副长联,上下联各有50个“扒”和“唱”字。此联采用浅显的文字,将越扒越有劲的龙舟赛划桨动作和越唱越动听的连台大戏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且随机应变以50个“扒”和“唱”字强化效果。 

    乘船偶题

水手落水,水鬼拉住水手手;

火头吹火,火星飞上火头头。

“火头”即广东话的厨子。清末举人何淡如有一次乘船去香港,在餐厅吃饭时,见一厨工对炉子吹火,火星溅满全身;后又看到一水手失足落水。何见景生联。火头,广东话“厨工”,“炊事员”之意。

      题番禺市桥戏

睇唔真咪嘈,请问前头个位高见者;

企得稳便罢,留番余地让俾后来人。

  粤语方言对,上联是说:看不清楚不要吵,请问前面那位高见者;下联是说:站得稳就行了,留些余地让给后来人。上联、下联结句均含有知人论世的弦外之音,耐人寻味。

 吃狗肉

狗仔煨,巧笑倩兮穿黑服;

虾公蒸熟,鞠躬如也着红袍。

广东人喜欢吃狗肉,“煨浓”,是烧焦了的意思。“巧笑倩兮穿黑服”是形容“狗仔煨浓”后“依起棚牙”的形状。“鞠躬如也着红袍”则是形容“虾公蒸熟”之后的弯腰形状。

题广州烧花炮棚

周身花果然好样;

一肚草格外大声。

广州珠三角一带旧俗,历二月的土地诞辰搭棚大鞭炮、烟花之举,此联表面写烟花爆竹,实则讥“周身“一肚草”“格外大声”的虚张声势、不学无术之辈,可谓入骨传神。

题广州地名

玉子卖麻,担杆挑出新桥市;

黄婆榨粉,板箱直入后楼房

联中嵌玉子巷、卖麻街、担杆巷、新桥市、黄婆巷、榨粉街、后楼房等街名。

题广州民居的屋与梯

三间大屋间间间;

九横长梯横横横。

此联须懂得广东话方知其妙。上联末三“间”,前二个“间”字为量词,最后一个“间”字为动词,作“间隔”解。下联后面的三个“横”字,均读广东方言的去声,前二“横”亦为量词,后一“横”字也为动词,指梯一级一步。   

 题路人打架

一拳打出眼火,

对面睇见牙烟。

粤语有“眼火标烟”俗语,在汉语中具动词功能。”,粤语,即看。“牙烟”在广州话里是“危险”的意思,此联生动记述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南海某茶亭

舸舰迷津,闾阎扑地;

华实蔽野,黍稷盈畴。

上联语出唐王勃《滕王阁序》,舸舰塞满了渡口,遍地是里巷宅舍;下联语出两汉王粲的《登楼赋》,花果遮蔽原野,谷物布满田地。全联描绘当地一派繁盛景象。

     偶题

老插到来,总之办蟹;

小娘经过,切莫炒虾。

“老插”,即插手、扒手。“办蟹”,绑蟹。喻五花大绑盗贼。“炒虾”,粤语类似“他妈的”骂人话的谐音。 

    题更练棚

立刻捉拿三只手;

几时失过一条毛。

为专司更守夜、捉拿窃匪的更练馆撰: “三只手”,即小偷。“一条毛喻毫发无损

南海 观音大士醮棚

我本一片慈悲,有时黑面做埋,只系收磨恶鬼;

你若十分诚敬,如被红须扭过,何妨直禀神灵。

 上联“收磨”,即粤语“制治”之意。下联“红须”,当系粤语“红须军师”的简称。红须军师好设计害人,但本领又不怎么高明。“扭”,即粤语“整鬼”之意。 

 乡间某戏棚

怕红毛鬼,最怕白鼻哥,搬是搬非,两面刀弄出这般戏本;

先杀黑心,后杀蓝面,硬桥硬马,周身胆方为盖世英雄。

“红毛鬼”,是对侵略我国的洋人的贬称。“白鼻哥”,则是指两面三刀、搬弄是非的油滑之徒。下联“蓝面佞”,是泛指阴险狠毒、寡廉鲜耻的贪官佞吏。此联借题发挥,道出了百姓对权奸及其走狗、侵略者的鄙视和仇恨,以“红”、“白”、“黑”、“蓝”四色相对,诙谐有趣。

    佛山秀水戏棚

滚滚江山,只为大花面争权,国老无能终局;

纷纷世界,得正武生执印,奸臣尽灭始收科。

大花面:戏曲中的花脸行当,长见“白脸奸臣”形象。大花面、武生,为粤剧一奸一忠之角色。点得:粤语方言,意为“怎样才能使”。收科粤语,即收场也。 

何淡如父子谐对

剩得两撇胡须,此后唔知点算好;

养成一身贵骨,从今改过未为迟。

次,何淡如捋着胡子万分感叹地吟出此句上联却许久想不出下联。好那平时待他无礼的儿子听到,随即接对了下联何淡如听后欣然赞许。

题佛山春色赛会

雨后步江桥,月色朦胧,老者尚防差错脚;

灯前观火树,花枝摇曳,少年谁肯认低头。 

旧日佛山镇鹰咀沙近娼寮处之江口,搭有浮桥是观赏灯色的好去处,何淡如撰此联悬挂桥头。此处“花”也指“烟花”,广东话“差错脚”有“行差踏错”之意,其地近“娼寮”,可谓一语双关。下联指置身处地的“少年”人之生理功能,也有警世意味。

 题佛山春色赛会

新相识,旧相识,青宵有约期方值,试问今夕何夕?一样月色灯色,该寻觅;  

这边游,那边游,风景如斯乐休,况是前头后头,几度茶楼酒楼,尽勾留。 

   此联尽情铺排描写了春色赛会上人们乘兴夜游、赏灯吃茶的热闹景象,颇有文采。

代人应对新娘联 

席上有佳肴,何须要烧肉;(新 娘出句

房中无别物,专门好屈鸡。(何淡如应对

粤俗婚礼闹房之前,惯例先强新娘出题, 此联新娘出句中的“烧肉”一词含意双关,现场无人能对,有人暗求何淡如对之,锅中烧肉、窑内屈鸡,皆别具诙谐之意。   

戏贺朋友十月新婚

雪点梅花,昨夜不知五六出;

灰飞葭管,小阳初入二三分。

何淡如的对联,并非全部偏重市井俗词俚语,也有平实、景真和厚重的对联。如:

南海何氏家居大厅

一行作吏无官派;

五代同堂奉母仪。

平直铺叙,不事雕琢。

广州白云山守云亭

珠海正横流,不尽滚滚英雄,谁作南天石柱;

白云多胜概,即此亭亭耸峭,全收百粤江山。

登高望远,描景抒情,恢宏大气。

广州地名联

丛桂有坊含湛露;

六榕无寺挹清风。

广州西关旧有丛桂坊,内有湛露巷。有人以此出句,无人能对。广州六榕寺的寺门是苏东坡所题,但没写寺,故曰“六榕无寺”。寺近清风桥。何淡如以此作对,可谓天衣无缝。

广州小市酒楼

一笑大江横,看樽前帆影东西,好趁晚潮归粤海;

几人诗句好,问襟上酒痕多少,未输明月醉扬州。

上联写在酒楼窗前望见的风景,珠江长横,渔舟往来穿梭;下联写在店内吃酒的情景,觥筹交错,诗句酬唱。

 挽冯如

公乃岭表英才,可惜奋翮来酹,铁血已凝珠海石;

我亦国民分子,自愧穷途辍学,灰心羞谒岘山碑。

     再挽冯如

殉社会者诚甚易,殉工艺者则尤难,一霎坠飞机,青冢那堪埋伟士;

论事之成固可嘉,论事之败亦可喜,千秋留实学,黄花又见泣秋风。 

1912825日,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家、飞行家冯如在广州郊区燕塘操场表演飞行时不幸遇难,何淡如闻之撰写了几副挽联。岘山碑晋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驻襄阳,有政绩。后人以其常游岘山,于岘山立碑纪念

挽妹

七旬转眼流光,痛吾妹抱恨九泉,尚祈救苦观音,同登极乐;

三载伤心往事,倘尔嫂相逢十殿,代说多情夫婿,犹带余哀。

十殿:即道教庙宇的十王殿,民间认为阴曹地府由十殿阎王掌控,十殿阎王分别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第五殿阎罗王总领十殿。

 

今之联人,写得庄重淳厚的人居多,能写得幽默诙谐且蕴含地域方言特色的人则如鳞毛凤角。欣赏何淡如先生的名作,无疑可以使我们开阔眼界,明白楹联居然还能这样写,但是没有何淡如那种落魄曲折的经历和相应的生活环境,恐怕是很难写出他那样诙谐特色作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