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上的“宙斯盾”(2)——海军作战系统工程开发站(CSEDS)

标签:
美国海军宙斯盾cseds军事麦田里的巡洋舰 |
分类: military |
这是目前网上曝光率最高的一座岸上“宙斯盾”系统建筑物,以其酷似宙斯盾战舰舰桥的建筑物而闻名。其实它不是个新东西,没有宙斯盾系统之前,这个工程开发站就存在了。


1976年10月,也就是这个雷达工程开发站运作17年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当年叫做RCA)公司得到美国海军的一份合同,将这座建筑物进行改造,用于新型的宙斯盾作战系统的开发和测试。改造内容包括内部重新装修,建造假的甲板舱室用于容纳新的电子设备,拆掉那个大球球,按照宙斯盾巡洋舰上层建筑的模样修建一座122英尺高的假的军舰上层建筑。
1977年5月21日,美国武装力量日这天(类似我们的建军节),CSEDS作为一处海军设施投入使用,并很快再次成为新泽西高速公路和295号州际公路上的地标性建筑,不过这次的绰号变成了“麦田里的巡洋舰”,有时候会按照美军军舰的命名模式,也被戏称为USS Rancocas,Rancocas号战舰。
建成之初,CSEDS装备了当时海军最新的雷达AN/SPY-1A相控阵雷达,和当时最先进的计算机系统和其他作战系统设备,这些配置跟当时预计装载驱逐舰DDG 47上的一样,后来DDG 47变成了CG 47,提康德罗加号巡洋舰。
1978年3月30日,CSEDS成功进行了第一次目标跟踪。海军的官兵在这里操作和维护这里的系统,在最新的宙斯盾武器系统和作战系统上进行集成训练。
1985年,第二套宙斯盾雷达系统被安装在CSEDS,型号是AN/SPYT-1D,并很快完成了第一次目标跟踪。总所周知,这套系统就是后来被应用于DDG 51伯克级驱逐舰的。随后几年,CSEDS还投入了第三代SPY-1雷达的开发工作,也就是后来的AN/SPY-1D(V)。
后来,澳洲,日本,西班牙,韩国,挪威等国都采购了该型宙斯盾系统,用于装备他们的军舰。
目前的CSEDS听命于新泽西州Moorestown的海军宙斯盾技术代表处(ATR),而再往上级是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的集成战系统项目主管(PEO IWS)。
今天,CSEDS除了继续作为新泽西高速路的地标以外,还继续致力于宙斯盾武器系统的开发,新技术不断在其中升级,并采用了开放体系架构,以适应威胁的不断变化。CSEDS在海军官兵,和工程开发人员运作下,还在进行多个基线的宙斯盾武器系统的工程开发,测试,训练。
下图:难得一见CSEDS的内部,负责驱逐舰作战指挥中心集成开发的场景
CSEDS是海军水面战能力发展中的重要资源,未来还将继续支持美国海军及其盟友的装备现代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