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行漫记十六——转载我校友+同行的故事

(2007-08-29 18:37:52)
标签:

杂谈

分类: BUAA
发信人: whoo (赵云走矣), 信区: Dept_08
标  题: 西行漫记十六
发信站: 未来花园 (Thu Jul  12:46:39 2002)



第十六天 又一个周末

现在我的时间是13:15。国内的话我想大家都差不多下班了。虽然今天是这里的周末,上
午还是去上班了。而且我们的工作暴露出很多的问题。我一直都很头疼。本来想几天跟着
船一起出海,结果船有些故障,所以没有出成。
上午一直在等国内的电话。开始是柯女士自己等,后来我和柯女士一起等。好容易等到快
吃中午饭的时候国内才打电话过来。我们往国内挂电话困难非常大,几乎是不太可能。有
时候急了只能是往德黑兰挂电话让德黑兰转告北京挂电话过来。
柯女士夸我说我适应能力强,竟然这么适应这里的生活,这里这么寂寞我都可以耐的住。
其实,我想,从上中学就离开父母身边的我,并不会对一个新环境感到不适应。而寂寞,
我也不一定耐的住。只是我能够找到一些驱赶寂寞的方法,比如在睡觉的时候挂着耳机带
上眼罩。这样思维就会被音乐和黑暗抑止住,很快就可以睡掉。昨天我破了自己的纪录,
一首歌没完我就睡着了,也许是最近几天睡眠比较少的缘故。过几天可能要比现在闲散因
为国内就要放假了,而这边的事情也会比较少
我翻出我们六个人去东北玩的时候在长影厂录的两个短片拿出来看,觉得真是好看,不知
道为什么自己看着一直乐。美好的回忆存在漫漫的心里。而且非常高兴我能看到我最好的
朋友们的样子。那是我无限追忆的毕业之旅。吴锐曾经叫嚣着毕业之旅要把北中国的很多
城市游一遍,最后我们游了三个城市,锦州、辽源和长春,已经很不错了。

雷池

驾着747我越过了心灵的雷池
古老的另一个国度里把另一个梦想编织
不要责怪我  我要逃离你的故事
我已经醒的太晚追的太迟

我要寻找我最后需要的那一咫尺
我要知道我能够降落在哪一座城池
不要责怪我  我已经厌倦固守的承诺
我已经梦的太远走的太痴

下午实在有些困,连绵不绝的睡了一下午。下午没有上班,而且今天看来是没有什么活动
了。外面的阳光可以烤熟一头牛。空气是如此清澈。我的窗外只是白茫茫的一片。我不由
的又困倦了起来。现在非常想能够找一个西瓜大吃一顿,以平衡我在这里的阴暗心理。或
者能够找三个人过来和我打牌,驱赶一些这间屋子里的寂寥。
都是徒劳。这一切都是徒劳的。我被一个不是我的电话吵醒。事实上早就醒了,就是不愿
意起来。如果有个人过来和我聊聊天就好了,或者煲个电话粥,或者上个网灌个水之类的
。都是幻想和徒劳,连寄信都要到三百公里以外这么艰难。
在北京真是过度的消费了通讯和交流的介质。
我想起来很久以前家里刚装电话的时候,我拿起电话来打都要战战兢兢的。那时侯家里也
是分机,打村内的电话是不收钱的,往外打是农话的价格,三分钟八毛钱,是很贵的。我
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农话要那么贵,农民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那么剥削。我往外打电话父母
就会知道,因为他们一般是不往外打的。那时候觉得电话真是个好东西,只是没有福气消
受太多电信业带来的好处。后来上大学了,学校里的电话站经常是人满为患。打个电话要
排个把小时,还要一定觉得爽才可以。再到后来学校里有了一种叫做校园200的电话,电话
点稍微多了一些,不过系统做的十分差劲,但已经很不容易了。再到后来的后来才有了风
行北京各大高校的201卡电话。打一个电话大约要按30多下按键,最大的好处是每个宿舍都
有一部。那时侯简直感觉太过瘾了,都觉得宿舍里没有电话的日子简直是不堪回首。不知
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再到后来自己挣了钱买了手机,面对有时候每个月几百块的手机
费眼都不眨一下。觉得手机真是他妈的好东西,没手机之前我在干吗。手机最大的好处就
是能够把人精确定位,如果不设通话转移的话。有一阵子手机摔坏了,觉得自己的日子过
的生不如死。再到后来上班了,到处都是电话。办公室里4部电话,家里有电话,去哪里都会被固定电话和手机双重定位。人好象活在电话网里,活在中国电信
的魔爪之下。但是一旦脱离了这个魔爪又会觉得茫茫然不知所措。
现在好了,套用《大话》的话就是“这下世界清净了”。每天我的分机接的电话不会超过
两个,平均下来每天会有一个,但一多半不是找我的(我的这部分机是我这个17人的建筑
里唯二的两部电话之一)。也就是说我的房间里的电话我每星期大约会有不到三个是我的
,其中一个是别的分机打来的也许是叫我去开会,一个是我的同事从北京里打来的,也许
会有一个是我的朋友打过来的。感觉自己的寿命大有延长的趋势。
到目前为止,我还是一个人住的三人间,等我的同事来了之后我们两个人住,屋子里还有
电话,相比于其他同志,条件已经是好的不得了了。
晚饭加餐。每桌加了一盘米饭,概因为是周末之故。
晚上看了些《三国志》,找来一本伊朗驻中国大使馆编撰的《伊朗一瞥》看了一瞥。了解
了一些伊朗的历史和地理概况。在书后面找到了伊朗地图,并在地图上找到了Jask。果然
,Jask处在伊朗沿海人烟最稀少的地方,方圆好大的一块都是空地,不象沿海的其他地方
,城镇比较聚集。真是惨啊,感觉自己好象被发配边疆一样。伊朗美丽的城市也有很多,
我单单来到一个最荒凉的地方。
阅读窗外无限黑夜,皓月晴空,浮云游子,何处故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