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BUAA |
发信人: whoo (赵云走矣), 信区: Dept_08
标 题: 西行漫记二十
发信站:未来花园 (Thu Jul 4 12:49:02 2002)
第二十天 当遥远只成为一个概念
早晨被刺耳的电话声吵醒,是国内打来的,要我去收一份传真。当时是八点二十。我急忙
跑去饭堂把电话班长叫了出来,然后在通讯中心开始收传真。线路有些故障,加上语言不
通,收的过程极为费劲,和国内来回打电话解释这里的情况。而国内因为德黑兰办公室没
有人,自动接收的传真机没有接密传机,所以还希望从我这里转几份传真到德黑兰。搞的
我异常的狼狈。最后我不得不用必杀技解决问题。就是把传真机换一个能够打到北京的线
路,然后打到北京,给北京信号,然后收传真。这个改动的过程还让我跑到基地暂时的头
儿小穆那里解释和申请然后才得以实现。
事实上到最后我也只收到了发给我的两页传真,收完之后看表,已经是10点15,我连牙齿
还没有刷。两页传真收了我两个小时,而国内的同事也被急坏了因为他们已经下班和放假
了。这就是我倒霉的第二十天的开始。
我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从通讯中心走回宿舍,太阳已经渐渐的抬高了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我看到基地附近的公路上有集装箱车在奔跑。我看到茫茫的大漠里面只有我和几个基地里
的几个人影在晃动,我有一种极度的遥远感。
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屋外已经不能正常的行动了。置身屋外身上有热浪燎人的感觉。我蹦
跳着来到空调大巴上坐着去吃饭。气温已经严重的超过了体温。飙升到四十三度以上。就
是在这样一种状况之下,又发生了停电的事故。
还好的是屋子里开了一上午的空调,不至于一下子特别热。只是不得不在满身汗水的情况
下完成我的午觉活动。还好,有音乐相伴,有让我感动的音乐相伴。
我在音乐中半睡半醒,因为我还要不时的驱赶飞过来的苍蝇,同时,已经好久没有仔细听
许巍的歌了,我想好好的听一下。
许巍的歌给人的并不是一种一般意义上的震撼。而是一种遥远和沧桑的感觉。仿佛我们这
样离家的游子,必然怀有的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许巍的歌是轻摇滚,但是却把摇滚的精
神诠释的很透彻,异常的清晰。在朦胧里把摇滚的精神传达给你,这就是许巍。而郑钧则
基本上是音乐的另类,他要表达和诠释的完全不是摇滚的要义,而是作为一个边缘人对生
命和社会的轻度思考。因此郑钧的音乐事实上不完全是音乐,而是可以漫画成一种讲义或
者评书或者心情故事。而且我可以肯定的是,郑钧的第四张专集《郑钧》已经非常冷静,
完全没有摇滚里的茫然、躁动、不安和不屑,保有的是表面带着调侃态度的认真。
其他的,零点是一支毫无摇滚精神的乐队,“批着摇滚的外衣,玩够了没有”;黑豹和唐
朝已经完全失去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那个躁动时代的光芒,急剧退化到了平庸以下的
层次;轮回给自己包裹了太多媚俗的色彩使得他们一出生就充满了浓重的铜臭气;其他所
谓的达达、花儿之流未免太过年轻,根本无法担负摇滚的重金属重量……当然还有频频出
现在各种大型公众演出中的所谓大小中摇滚星和乐队们,以臧天朔为代表,把垃圾音乐玩
到了极至,严重的污染着我们所生存的音乐空间。
我知道的是西安的飞乐队,我知道的是北京大大小小上千个地下乐队,他们在仔细的,全
面的,认真的诠释摇滚,诠释音乐的精神。许巍从飞乐队出走,来到北京,却永远无法摆
脱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在他身上烙下的深深印痕。崔建背着吉他远到哈佛去宣扬他的音乐
理念,所需要争取的,不过是外界对于挣扎着的我们的摇滚精神的一点同情和一些理解。
他们是摇滚的英雄。我想到了许巍的《执着》,这首我在另一个人的嘴里听到的怎么听怎
么别扭的《执着》,这首曾是飞乐队的压轴曲目《执着》,音乐人们所需要的,莫非不就
是这样的一种执着的精神。我不得不说,《执着》是属于许巍的,执着是属于飞乐队的,
执着是属于那些坚持音乐精神的真正的音乐人的。怎么听都怎么俗不可耐的田震们,是永
远配不上这两个字的。
这些话是憋在心里很久的话,在这里却可以很舒畅的说出来。我想说的是,对于音乐,我
有我的原则,那就是孙悦的正版CD便宜到一毛钱一张我都不会买。我可以庆幸的是在这里
我不用每天被迫听一些不时闪现在电视上的垃圾音乐的片段,可以完全溶入自己喜欢的音
乐里面去,这样的感觉,真的很好。
7点钟被叫出去踢球,竟进了两个球。欢欣鼓舞。
明天是五一,晚饭的时候大家商量要包饺子,不知道能不能包成,因为一是材料不是很好
准备,二是比较麻烦。往回走的时候看到我们的船长,说他明天就要回去了,并热情邀请
我到Shiraz去玩。这里的大多数人都是从Shiraz过来的,我想如果下次来可以去那里的话
,一定会有很多的朋友给我当向导。
洗完澡已经是晚上九点了,一个人在空旷的屋子里,感觉很孤独。真的很孤独。
标
发信站:
第二十天
早晨被刺耳的电话声吵醒,是国内打来的,要我去收一份传真。当时是八点二十。我急忙
跑去饭堂把电话班长叫了出来,然后在通讯中心开始收传真。线路有些故障,加上语言不
通,收的过程极为费劲,和国内来回打电话解释这里的情况。而国内因为德黑兰办公室没
有人,自动接收的传真机没有接密传机,所以还希望从我这里转几份传真到德黑兰。搞的
我异常的狼狈。最后我不得不用必杀技解决问题。就是把传真机换一个能够打到北京的线
路,然后打到北京,给北京信号,然后收传真。这个改动的过程还让我跑到基地暂时的头
儿小穆那里解释和申请然后才得以实现。
事实上到最后我也只收到了发给我的两页传真,收完之后看表,已经是10点15,我连牙齿
还没有刷。两页传真收了我两个小时,而国内的同事也被急坏了因为他们已经下班和放假
了。这就是我倒霉的第二十天的开始。
我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从通讯中心走回宿舍,太阳已经渐渐的抬高了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我看到基地附近的公路上有集装箱车在奔跑。我看到茫茫的大漠里面只有我和几个基地里
的几个人影在晃动,我有一种极度的遥远感。
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屋外已经不能正常的行动了。置身屋外身上有热浪燎人的感觉。我蹦
跳着来到空调大巴上坐着去吃饭。气温已经严重的超过了体温。飙升到四十三度以上。就
是在这样一种状况之下,又发生了停电的事故。
还好的是屋子里开了一上午的空调,不至于一下子特别热。只是不得不在满身汗水的情况
下完成我的午觉活动。还好,有音乐相伴,有让我感动的音乐相伴。
我在音乐中半睡半醒,因为我还要不时的驱赶飞过来的苍蝇,同时,已经好久没有仔细听
许巍的歌了,我想好好的听一下。
许巍的歌给人的并不是一种一般意义上的震撼。而是一种遥远和沧桑的感觉。仿佛我们这
样离家的游子,必然怀有的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许巍的歌是轻摇滚,但是却把摇滚的精
神诠释的很透彻,异常的清晰。在朦胧里把摇滚的精神传达给你,这就是许巍。而郑钧则
基本上是音乐的另类,他要表达和诠释的完全不是摇滚的要义,而是作为一个边缘人对生
命和社会的轻度思考。因此郑钧的音乐事实上不完全是音乐,而是可以漫画成一种讲义或
者评书或者心情故事。而且我可以肯定的是,郑钧的第四张专集《郑钧》已经非常冷静,
完全没有摇滚里的茫然、躁动、不安和不屑,保有的是表面带着调侃态度的认真。
其他的,零点是一支毫无摇滚精神的乐队,“批着摇滚的外衣,玩够了没有”;黑豹和唐
朝已经完全失去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那个躁动时代的光芒,急剧退化到了平庸以下的
层次;轮回给自己包裹了太多媚俗的色彩使得他们一出生就充满了浓重的铜臭气;其他所
谓的达达、花儿之流未免太过年轻,根本无法担负摇滚的重金属重量……当然还有频频出
现在各种大型公众演出中的所谓大小中摇滚星和乐队们,以臧天朔为代表,把垃圾音乐玩
到了极至,严重的污染着我们所生存的音乐空间。
我知道的是西安的飞乐队,我知道的是北京大大小小上千个地下乐队,他们在仔细的,全
面的,认真的诠释摇滚,诠释音乐的精神。许巍从飞乐队出走,来到北京,却永远无法摆
脱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在他身上烙下的深深印痕。崔建背着吉他远到哈佛去宣扬他的音乐
理念,所需要争取的,不过是外界对于挣扎着的我们的摇滚精神的一点同情和一些理解。
他们是摇滚的英雄。我想到了许巍的《执着》,这首我在另一个人的嘴里听到的怎么听怎
么别扭的《执着》,这首曾是飞乐队的压轴曲目《执着》,音乐人们所需要的,莫非不就
是这样的一种执着的精神。我不得不说,《执着》是属于许巍的,执着是属于飞乐队的,
执着是属于那些坚持音乐精神的真正的音乐人的。怎么听都怎么俗不可耐的田震们,是永
远配不上这两个字的。
这些话是憋在心里很久的话,在这里却可以很舒畅的说出来。我想说的是,对于音乐,我
有我的原则,那就是孙悦的正版CD便宜到一毛钱一张我都不会买。我可以庆幸的是在这里
我不用每天被迫听一些不时闪现在电视上的垃圾音乐的片段,可以完全溶入自己喜欢的音
乐里面去,这样的感觉,真的很好。
7点钟被叫出去踢球,竟进了两个球。欢欣鼓舞。
明天是五一,晚饭的时候大家商量要包饺子,不知道能不能包成,因为一是材料不是很好
准备,二是比较麻烦。往回走的时候看到我们的船长,说他明天就要回去了,并热情邀请
我到Shiraz去玩。这里的大多数人都是从Shiraz过来的,我想如果下次来可以去那里的话
,一定会有很多的朋友给我当向导。
洗完澡已经是晚上九点了,一个人在空旷的屋子里,感觉很孤独。真的很孤独。
后一篇:whoo的西行漫记嘎然而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