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赤壁》观后

(2008-08-07 19:42:33)
标签:

杂谈

分类: Travel
赤壁》观后
应该说,在道具和史实上还是很努力的
很多装备看出了尽力取材汉代实物的苦心,如:
1、如此大规模看到环首铁刀,虽然刀头有点大,像柴刀
2、将士甲胄和西汉刘胜墓鳞片铁铠很相似,不过士兵应该不会这么大规模鳞片甲,应该是央视《三国演义》里前后两片的两档,或者前面兜兜的更真实
3、铁胄都太难看,似乎以前批评头盔日化夸张太厉害,这次走了另一个极端,大部分都是铁片连缀的,还不是铸造的,梁朝伟戎装一出场,所有观众都感叹头盔太难看,配不上周郎/伟哥!回忆央视《三国演义》里周公瑾的高胄,带羽毛的那种
3、兵器都很花功夫,无论吴候的剑,赵云的铁矛,甚至普通曹兵的矛/槊,都是形制优美,还有八卦阵里的戈,都有花纹呢!但漂亮之余,感觉春秋战国青铜兵器的痕迹太明显,可能也是道具难以找到东汉的资料,只能找战国的代替,至少个人认为东汉铁兵时代,不会给大规模装备的铁兵上饰纹的价值。而且戈太漂亮,明显春秋铜戈形制,西汉时期就已经没落,大规模装备的是简单实用卜型的铁戟。
4、仪仗里面的矛戟都非常长,甚至超出了步兵3米的,达到了车兵3米5以上的标准,而且制作精细,柲都不再是简单的黑木杆,外面有缠绕的痕迹到,而混战中出现的矛戟又非常短,2米多?光杆漆木的,也许是为了仪仗好看和演员打架好用而作的变通。
5、主人公对弓的用法基本上是中式的,没有出现以往欧式食指中指无名指勾弦的现象。
6、主人公的发式有点太秦朝,一群兵马俑头!带两个角的那种
7、估计是为了配合日本中村狮童(甘宁)的剑道习惯,给他找了宋明才出现的双手长刀,用起来和双手的剑道一样,大不同于中国主角的单手剑功夫
8、提到了一些阵型,虽然很少,但也很难的了。不像国内历史片的大兵团作战,全无章法,除了主人公单挑,掩杀就像农民械斗打群架,不过还是有一些械斗痕迹:
第一场蜀兵阻击曹兵追击,没有看到弓箭
八卦阵大战中,步兵的矛戟似乎没有骑兵的长,有问题。
骑兵冲击,居然就靠少数弓箭和盾牌抵挡,没有看到如林矛戟组成的拒马这一基本战术。
而且密集人群中,戟其实啄杀比刺杀更实用,没有看到
也许是八卦阵太小的缘故,曹兵在吴蜀联军盾牌的配合下在八卦阵里转悠的时候,双方距离那么近,人挨着人,按照规定的出入口和路线顺序前进,真是相互配合井然有序,知道的是敌对双方在攻杀,不知道的是张艺谋在搞凹运团体操彩排呢!
先说这么多
不知道后面水战如何?
回忆《斯达巴克斯》和《埃及艳后》里经典的冷兵时代水战场面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