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温津贴,这些信息您得了解!

2022-07-12 08:40:13
标签: 法律 劳动法 高温津贴 补贴

前些天,我们迎来了小暑节气。小暑,代表着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天气开始炎热。这时候的天气开始闷热、潮湿。因此,俗语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杨小律提醒(微信公众号:BJyangxiaolv)安排高温作业的单位要依法为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

 

问:发放高温津贴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国家法律层面主要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工会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关于加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维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的规定。

具体包括:2012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等部门修订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安监总安健〔201289号)和有关地方规范性文件。

 

问:发放高温津贴的范围包括哪些?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

 

问:高温津贴标准如何确定?

高温津贴的标准是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从发放时间来看,由于我国各地地理气候环境差别较大,发放的起止时间和持续时间各不相同。

 

问:高温津贴是什么性质,是劳动者的福利吗?

高温津贴一方面是对劳动者在高温环境下高强度劳动付出的回报,另一方面也能遏制用人单位在高温下用工,促使其改善高温劳动条件。高温津贴不是用人单位给劳动者的“福利”,而是受到国家法律保障的合法劳动报酬。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及其相关解释,高温津贴属于工资,而工资在我国劳动法中受到特别保护。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由其责令支付并进行其他处罚。劳动者也可以通过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向用人单位主张工资和上述高温津贴。

而防暑降温费,才是企业职工福利。《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和《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中均明确将防暑降温费纳入企业职工福利费。职工福利是企业对职工劳动补偿的辅助形式,法律并未规定用人单位对此有法定支付义务,由用人单位自主决定。

 

问:发放高温津贴后,用人单位就可以自由安排劳动者从事相关工作?

发放高温补贴只是对劳动者特殊付出的补偿。国家还要求用人单位要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工作,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比如,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发放高温津贴并不能代替以上防护措施,更不能因为提供了防护措施就不支付高温津贴。

 

问:发了高温津贴就可以不再发放清凉饮料?

用人单位应当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温饮料。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

所以说,清凉饮料等防暑降温用品是劳动保护的范畴,是企业必须发放的。高温环境工作,既要发放高温津贴,又要置备符合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

 

问:高温津贴可以成为最低工资的一部分吗?

高温津贴纳入工资总额,属于劳动报酬(工资)的组成部分。劳动者在高温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不作为月最低工资标准的组成部分。

 

问:劳动者高温天气作业主要还有哪些权益?

1.职业健康检查。用人单位应当对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对因疾病及其他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作业环境的劳动者调整作业岗位。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2.孕妇不能高温露天作业。用人单位不能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期间从事室外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

3.防护用品和防暑措施。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督促和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高温工作环境设立休息场所。休息场所应当设有座椅,保持通风良好或者配有空调等防暑降温设施。

4.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者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问:劳动者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劳动者可以向工会组织或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因高温津贴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在职期间申请仲裁的,不受一年仲裁时效的限制;离职后申请仲裁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