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仲尼逸事》之《誉赏毁罚贤人不居》(2020年11月18日)

(2020-11-18 11:01:00)
标签:

历史

文化

时评

分类: 日志


选用贤人是各国当政者的首要任务,然而在现实政治中他们却不知道如何选用贤人,以至于误把民间毁誉当作实行赏罚或任用人才的标准,导致庸人当道,贤人远去。“毁”是诋毁,“誉”是赞誉。子思就此向孔子请教道:“各国国君都知道选贤任能的重要意义,因为用对一个人,就可以省去许多麻烦事,可是他们却不能任用贤人,这是为什么?”

孔子答道:“这些国君不是不想任用贤人,而是他们缺乏智慧和气度,不知道如何选用贤人。他们自己不动脑子,只是盲目地根据别人的议论来进行判断,如果别人都说这个人好(誉)就重用,如果别人都说这个人不好(毁)就弃用。以毁誉为用人标准,贤人当然不愿意留在这个国家[]。”

选用贤人的标准当然是德行和能力,如果仅听毁誉之词,难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所以当政者在用人时必须亲自考察和甄别,不能偏听偏信,人云亦云,相同的话孔子早就说过:“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孔丛子·记问》)

 



[] 著者按:关于“誉赏毁罚”,可参阅《说苑·政理》中的“晏子治东阿”之事。

[] 《论语·卫灵公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