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逸事》之《〈灵宝五符〉》(2020年8月24日)
(2020-08-24 09:37:23)
标签:
历史文化时评 |
分类: 日志 |
相传当年大禹治理洪水时曾路过太湖湖畔的牧德山(今苏州城郊木渎山),他在山上遇见一位神人,神人对他说:“你年年在外治理洪水,身困体乏,殚精竭虑,实在是太辛苦了!我有一部宝书,名为《灵宝五符》,可以帮助你降龙伏虎,治理水患。”说完,他便从怀中取出一部宝书授予大禹,并嘱咐他说:“这部宝书不可外传,你治理完水患后,可以将它秘藏于灵山之中。”
大禹得了《灵宝五符》后,掌握了治理水患的方法,降服了蛟龙和水豹,顺利地完成了治水任务。水患治理结束后,大禹遵照神人的嘱咐,把《灵宝五符》秘藏于洞庭包山(苞山)的洞穴之中 [],经历了夏、商、周三代,竟然没有被人发现。
到了春秋末年,吴王阖闾当政时,有一个叫龙威丈人的隐士在洞穴里发现了《灵宝五符》,他把宝书献给了吴王。吴王把宝书拿出来给群臣看,没有人能认得书上的文字,于是吴王派使者带着宝书去向孔子请教。
使者见到孔子后说:“吴王在宫中闲坐的时候,忽然有一只赤鸟衔着这部宝书飞到吴王面前,吴王和群臣都不认得书上的文字,所以专门来向您请教。”
孔子瞄了一眼宝书,然后笃定地说道:“远古时期,大禹治水时路过牧德山,山上有一位神人把这部宝书赠予大禹。大禹完成治水任务后,又把这部宝书秘藏于洞庭苞山之中。如今吴王得到的这部宝书大概就是当年神人赠予大禹的《灵宝五符》。至于赤鸟之事,我就没听说了。”使者回去后,把孔子的话报告给吴王,吴王惊叹不已。
关于《灵宝五符》,还有另一种说法:孔子当时引用民间童谣来告诫吴王不可轻易打开宝书,否则将会遭遇灭国之灾:“吴王出游观震湖,龙威丈人山隐居,北上包山入云墟,乃入洞庭窃禹书。天地大文不可舒,此文长传百六初,若强取出丧国庐。” []吴王阖闾后来听从了孔子的劝告,又将《灵宝五符》原封不动地秘藏于包山洞穴之中。
《灵宝五符》其实是一部道教经典,大约成书于魏晋时期,《抱朴子》中载:“《灵宝经》有《正经》、《平衡》、《飞龟授秩》三篇,皆仙术也。”道教为了扩大影响,争取信徒,把帝喾、大禹、孔子等古代圣贤拉来做背书,真是人红是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