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仲尼逸事》之《未有天地而可知》(2020年8月22日)

(2020-08-22 15:48:08)
标签:

历史

文化

时评

分类: 日志


冉有在孔门十哲中名列“政事”优等,他是一个实干派,热衷于从政,对孔子倡导的仁义道德则不太感兴趣,他曾向孔子辩解道:“非不说(悦)子之道,力不足也。”孔子生气地说:“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昼画。”“画”是画地为牢、半途而废的意思。

在道家著作中,冉有则被改造成为一个勤学善思的弟子,他向孔子请教道:“未有天地可知邪?”意思就是,天地生成之前的事情是非可以知晓。这个问题实在是有点离谱,已经超出儒学的范畴,孔子平时对于此类问题很少论及,所以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

冉有因为身份特殊,他后期在季氏手下当差,是鲁国政坛的新锐代表,所以孔子不太好糊弄他,于是含混地答道:“可知,因为古与今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统一体。”

冉有当时听得似懂非懂的,也就没有再继续问下去。回到家后他又认真思考了一番,觉得还是不太明白,于是第二天他又去向孔子请教道:“昨天我向您请教‘未有天地可知邪’的问题,您回答说‘可知,因为古与今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统一体’。昨天我似乎明白了,可是今天却又犯糊涂了,您能再给我详细讲解一下吗?”

孔子只好耐心地讲解道:“昨天你的似懂非懂其实是一种感性认知,这种认知来自人的天性,因此最接近天道真理;你今天又犯糊涂了,这是因为后天的理智抑制了天性。我为什么说天地生成之前的事情是可以知晓的呢?因为历史发展是前后关联、相互统一的,没有古代就没有当今,没有开始就没有终结。人类繁衍也是如此,如果古人没有子孙后代,今天就不会有我们;如果我们没有子孙后来,历史将无法延续,所以我说古与今是统一的。”

孔子见冉有默不作声,估计他仍不太明白,于是又继续说道:“算了吧,你不用回答了,我再拿生与死的关系来解说吧:古与今就如同生与死,没有生就没有死,没有死就没有生,生不会因为死而死,死也不会因为生而生,两者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统一体。既然生与死(古与今)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统一体,那么过去发生的事情,现在都可以知晓。还有一个问题也必须给你讲解清楚:未有天地之前是否有‘物体’存在?如果没有,那么天地万物从何而来?如果有,那么这个生成天地万物的东西是什么?人们都知道物生于物的道理,所以在天地万物生成之前必然有一个‘物体’存在,并生成万事万物,准确地说,这个‘物体’就是‘道’。‘道’是世界的本源,‘道’可以化育万物,变化无穷,所以圣人悟道求道,从中汲取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所以我说未有天地而可知。”

孔子这番言论玄而又玄,完全不是儒家口吻,估计冉有完全没有听懂,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在政事方面发挥才干,取得成绩。

 

           (《庄子·知北游》)



[] 《论语·公冶长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