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逸事》之《三折肱为良医》(2020年3月24日)
(2020-03-24 15:48:57)
标签:
历史文化时评 |
分类: 日志 |
宰我在孔门弟子中名列“言语”优等,但是他在齐国为官期间却应言语不当而受到孔子批评,事情的起因是梁丘据患病。
梁丘据是齐国大夫,齐景公身边的宠臣。有一次,他因身患虺毒症,在家中休养了三个月。病愈后,他回到朝中,齐景公邀请群大夫来为他共同庆贺,宰我也在受邀之列。当时有许多齐大夫还向梁丘据提供了治病的药方,宰我觉得多此一举,于是就对众人说道:“提供药方的目的是医治疾病,然而现在梁丘据的虺毒症已经康复痊愈,你们再向他提供药方还有何用?难道你们希望梁丘据旧病复发,然后再用你们的药方治病吗?”众人听了宰我的话都默不作声,脸上却流露出不悦之色。宰我当时也觉得自己言语不妥,但又不知道究竟哪儿出了问题。
不久后,宰我从齐国回到鲁国,他把梁丘据患病的事情告诉了孔子,并向孔子请教道:“不知弟子说话哪儿出错了?”
孔子先引用了一句古语来批评宰我:“三折肱为良医。”这句话在当时很流行,《左传》《楚辞》《说苑》等古代典籍中均有引用,“三”或作“九”,多次的意思,“折肱”亦作“折臂”,就是胳膊骨折。这句话的意思是久病知良医。孔子接着委婉地批评道:“梁丘据患虺毒症虽然痊愈,但是还有许多人患有和他同样疾病,这些人相信‘三折肱为良医’的古训,他们认为梁丘据在治疗虺毒症方面肯定积累了许多好经验,所以会向他索求治病药方。提供治病药方的齐大夫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才纷纷把自己的治病药方贡献出来,希望自己的药方能够得到验证。凡是提供治病药方的人,都会夸耀自己的药方灵验,同时他们也希望在各种药方的比较中分出优劣。当时你如果能这么想问题就不会失言了。”
“言语”是孔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科目,因为善言者才能取信于人,即所谓“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 。善言有时未必在于词语表达,而在于所言是否符合规定情境和人物心理。孔子在这方面又给宰我上了一课。
[] 《论语·卫灵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