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仲尼逸事》之《巧不若拙》(2020年3月18日)

(2020-03-18 15:10:10)
标签:

历史

文化

时评

分类: 日志


孔子外出周游,途中休息时有一匹马跑散了,而且还吃了农夫的庄稼,农夫非常愤怒,把马栓了起来,一定要向马主讨一个说法。孔子让善于言辞的子贡前去交涉,子贡找到农夫以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的都是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且不论农夫是非能听懂这些大道理,就是听懂了他也未必愿意接受,所以他坚决不归还马,子贡只好灰溜溜地回来向孔子报告。

孔子没有料到这件小事如此棘手,后来他仔细想了想,终于明白了问题的症结,他说:“用对方听不进去的话去劝说对方,就像是置办隆重的三牲大礼供野兽享用,又像是演奏高雅的《九韶》乐曲让飞鸟欣赏。派子贡去与农夫交涉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不过过错在我,不在子贡,也不在农夫。”

接下来,孔子派了一个养马的圉人去与农夫交涉,圉人在大田里找到了农夫,他大大咧咧地对农夫说:“你老哥在东海边耕田,耕作的田地一直延伸到西海边,方圆数百上千里地,我们的马在这里跑散了,怎么能不吃你的禾苗呢?”圉人说话不绕弯子,直来直去,他不仅不道歉,反而责怪农夫,他的意思是,马吃禾苗,不怪马,也不怪圉人,要怪就怪农夫太能干了,耕作的土地太多了,马只能吃农夫的庄稼!这话听起来简直是胡搅蛮缠,歪理邪说,但是暗地里却是夸赞农夫能干,所以农夫听得心里美滋滋的,于是就不计较损失了,很爽快地把马交还给了圉人。

子贡为人机敏,口齿伶俐,但是面对没有见过世面的农夫,他的那些花言巧语根本就不管用,这就是“事有所至,巧不若拙”;圉人虽然笨拙无知,说话粗鲁,但是他能反其道而行之,用最简单粗鲁的方式来对付农夫,反而收到奇效,这就是“妄言而反当”。所以在特定的场合或面对特定的人,就应该采取特定的沟通交流方式,否则就会犯“巧不若拙”的错误。

 

        (《淮南子·人间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