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逸事》之《吕梁观水》(2020年2月24日)
(2020-02-24 14:19:05)
标签:
历史文化时评 |
分类: 日志 |
吕梁,亦称河梁,是泗水流经巨大山石而形成的一道瀑布,落差有三十余仞,溅起的水沫有四十多里,鱼鳖不能通过,鼋鼍也不敢停留。《水经注》中有“悬涛漰渀,实为泗险”的记载,说明北魏时期此处仍是观景胜地,不过现在已经不复存在。
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时途经此处,停车观赏瀑布胜景。此时有一个男子正要从激流处泅水过河,孔子以为这个男子遇到了什么要命的事情,想要投河寻死,于是就让弟子赶紧到河边去劝阻。泅水男子没有理会他们,一个猛子扎进水里,一口气游出百步开外,然后披着散发唱着歌,非常轻松地游到对岸。
孔子虽然见多识广,但是如此玩命的人从未见过,他上前半开玩笑地泅水男子说:“开始我以为你是鬼,现在确认你是人。请问你在激流中轻松出没,悠然自得,有什么技巧?有什么道术?”
泅水男子说:“我没有什么技巧,也没有什么道术。如果一定要说技巧和道术,可能是因为我从小生长在这个环境中,对这里水情非常熟悉,所以我每次下水时都能顺着向下旋转的漩涡下潜,而每次出水时都能顺着向上旋转的漩涡浮出,我在水里是顺着水势而动,而不是跟着自己的意念而动,这样就可以在水中轻松地潜入浮出。这大概就是‘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的道理吧。”
孔子又好奇地问道:“你能不能再具体介绍一下‘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呢?”
游水男子说:“我从小生活在水边,熟悉这里的生活环境,形成了与水共生的生活习惯,这就是‘始于故’;我长期在水中出没,熟悉水,喜欢水,水性也很好,这就是‘长于性’;我现在已经和水完全融合了,在水中不需要做任何事情,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就像命运的安排,这就是‘成乎命’。”
吕梁观水之后,孔子又借题发挥,要求弟子们学习和借鉴泅水男子排除私心杂念、顺应自然规律的方法,把仁义忠信等道德规范当作水,长期浸润,顺势而为,这样就能轻而易举地提高道德修养。
(《庄子·达生》《说苑·杂言》《列子·黄帝篇+说符篇》《孔子家语·致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