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仲尼逸事》之《鲁哀公问孝与贞》(2020年2月14日)

(2020-02-14 15:57:12)
标签:

历史

文化

时评

分类: 日志


鲁哀公问孔子道:“儿子听从父亲的命言,这就是孝吧?臣子遵从君主的命令,这就是贞吧?”“贞”是持节守信的意思,这是一种坚持政治操守的君子之信,与那种“言必信,行必果” []的小人之信是不同的,所以孔子说:“君子贞而不谅。” []

显然,鲁哀公的问话是有所指的,因为他在位期间,以季氏为首的鲁国贵族大夫对他既不忠也不贞,君臣关系非常紧张,他希望孔子能够做出肯定的答复,这样至少在道义上可以获得支持。

对父亲孝顺和对君主忠贞,这些都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理应自觉遵守,没有异议,然而孔子却没有做出明确回答。鲁哀公又连续问了三遍,孔子仍然没有回答。

孔子离开公室后,把鲁哀公问孝与贞的事情告诉了子贡,并想听听他的意见。

子贡说:“子从父命为孝,臣从君命为贞,这是理所当然的,难道您还有其他说法吗?”

孔子说:“你真是小人见识啊!难道你不明白吗?一个拥有上万辆战车规模的大国,如果有四个敢于直言抗命的诤谏之臣,那么国土疆界就不会被侵削;一个拥有上千辆战车规模的国家,如果有三个敢于直言抗命的诤谏之臣,那么社稷就没有祭祀不继之虞;一个拥有上百辆战车规模的卿大夫之家,如果有两个敢于直言抗命的诤谏之臣,那么宗庙就不会被毁灭。同样,父亲有了敢于直言劝谏的儿子,就不会做有违礼制的事情;士人有了敢于直言劝谏的朋友,就不会做不合道义的事情。所以儿子无条件地听从父亲的命言,怎么是孝呢?臣子无条件地遵从君主的命令,怎么是贞呢?只有知晓了孝或贞的具体理由,然后再听从父命或遵从君命,这才是真正的孝和贞。”

相同问题,季氏族人季子然也曾问过孔子:孔门弟子冉有和子路同为季氏家臣,那么他们是不是应该无条件地听命于季氏呢?这个季子然不仅浅薄,而且有点狂妄,孔子当时就没好气地回答道:“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意思就是,臣与子理应听命于君与父,但是凡事有底线,突破底线亦可以抗命不从,比如弑君杀父!

在君臣父子关系中,臣从君命或子从父命并不是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高于道德伦理的政治伦理,甚至是高于政治伦理的民生保障和国家利益,如果再由此推论,应该还有天下有道的大格局。

 

      (《荀子·子道》《孔子家语·三恕》)

 



[] 《论语·子路》。

[] 《论语·卫灵公》。

[] 《论语·先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