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仲尼逸事》之《不祥有五,西益不与》(2020年1月19日)

(2020-01-19 11:28:27)
标签:

历史

文化

时评

分类: 日志


古人多忌讳,遇有重要事情都要卜凶吉、问灾祥。鲁哀公打算“西益”,即向西扩建宫室[],史官认为此举不祥,极力劝阻,但是他仍不甘心,又向孔子请教道[]:“我想向西面扩建房屋,史官却认为这样做不祥,您觉得这事应该如何处理?”[]

孔子答道:“不祥之事有五种,向西面扩建房屋不在其中。”

鲁哀公听孔子这么说,心中大喜,他又继续问道:“您能具体解说一下五种不祥之事吗?”

孔子说:“损人利己,这是自身不祥;抛弃年老的原配夫人,去娶年轻的小妾,这是家庭不祥;贤良忠臣弃之不用,反而重用那些不肖之人,这是国家不祥;老年人不教育后代,年轻人不努力学习求上进,这是风俗不祥;圣贤之人隐居山林,愚蠢的人擅权专政,这是天下不祥。上述五种不祥之事中并没有向西扩建房屋。《诗经》中说:‘各敬尔仪,天命不又。’意思就是,每个人都要慎重对待自己的威仪,因为天命不会给你更多的机会。我只听说‘各敬尔仪’与天命有关,却没有听说‘西益宅’与天命有关。”

听了孔子关于五种不祥之事的解说后,鲁哀公默默沉思了很久,后来突然有所醒悟,决定不向西扩建房屋了。

说服一个人放弃错误的想法或做法是需要智慧的,孔子在向鲁哀公进谏时就要比那位史官高明许多,史官只知道通过强谏来阻止鲁哀公的错误,却不知道通过不争辩来达到目的。孔子则比较讲究策略与方法,他并不是直接反对“西益”,而是谈论更深层次的五种不祥之事,引导鲁哀公去思考“西益”与“不祥有五”之间的关系,只有自己想明白了,才会主动纠正错误。《淮南子》中把孔子的这种进谏方法概括为“或争利而反强之,或听从而反止之”。

 

(《淮南子·人间训》《新序·杂事第五》《论衡·四讳》《孔子家语·正论》)

 



[] 著者按:《新序》和《孔子家语》均作“东益”,《淮南子》和《论衡》则作“西益”。古人以西南隅为尊位(奥神),西益有扰动尊神之虞,故西益不祥,此从。

[] 著者按:《淮南子》中作“宰折雎”,《论衡》中作“宰质雎”。

[] 《论衡·四讳》:“俗有大讳四:一曰讳西益宅。西益宅谓之不祥,不祥必有死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