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逸事》之《两小儿辩斗》(2019年12月5日)
(2019-12-05 15:23:09)
标签:
历史文化时评 |
分类: 日志 |
孔子虽然博学多识,但是也有知识盲点,他甚至对一些最基本的科学常识问题都回答不上来。
有一次,孔子在东游途中遇到两小儿正在激烈辩论,便好奇地上前询问他们为什么争辩。
小儿甲说:“我认为早晨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而中午太阳到头顶上时离人远。”
小儿乙则说:“我认为早晨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中午太阳到头顶上时离人近。”
孔子和蔼地对他们说:“那么请你们各自说说理由吧。”
小儿甲说:“早晨太阳刚出来时像车盖一般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正是远处看起来小而近处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小儿乙反驳道:“早晨太阳刚出来时让人觉得清凉清凉的,到了中午却炎热得让人有手伸进热水里的感觉,这不正是靠近感觉热而离远感觉凉的道理吗?”
听完小儿的争辩后,孔子也无法做出正确判断,于是两小儿讥笑道:“人们都说您博学多知,果真如此?”
两小儿关于日近与日远的争辩,代表了当时人们对于天地自然的认知水平。当时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对于天体运行、恒星公转以及地球自转等天文知识一无所知,所以只能凭直观来分析和理解日近与日远的问题。直观不是科学,无法合理解释所有自然现象,即便是孔子,也会遇到不知其所以然的尴尬。当然,这个问题在当今已经不成问题了,科技进步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知识,激发了人们的想象。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两小儿辩斗的话题其实是由先秦儒家最先提出的,《论衡·说日篇》:“儒者或以旦暮日出为近,日中为远;或以日中为近,日出入为远。”后来《列子》的作者用两小儿的人物形象来代表两种观点,又刻意把孔子置于矛盾冲突之中,借此来贬低儒家学派。这种偷梁换柱的做法,把一个原本值得认真探究的科学问题导向了莫名其妙的学派之争,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却被扭曲了!由此可见,科学进步不仅需要发现未知,更需要克服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