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逸事》之《孔子的克星》(2019年8月20日)
(2019-08-20 10:40:45)
标签:
历史文化情感 |
分类: 日志 |
阳虎是何许人也?他是鲁国季氏的陪臣(家臣),也是新兴势力的代表人物。他为人不拘礼俗,精明强悍,因而受到季氏宗主季平子的器重,族中大小事务均委派他去办理,故而逐渐得势,私欲也日益膨胀。后来他利用公室与卿家之间的矛盾发动政变,把鲁国政坛搅得天翻地覆。孔子说“陪臣执国命”[],指的就是阳虎。
孔子与阳虎,一个是恪守礼制的正人君子,一个是破坏礼制的势利小人,两人相处,孔子总是落于下风,给人一种被欺负的感觉。《论语·阳货篇》中生动地记载了两人交锋的精彩过程[],结果当然是孔子完败。
其实孔子与阳虎的恩怨早就结下了。孔子在举行母亲去世周年练祭时,阳虎前来吊丧,礼毕后他有意无意地对孔子说:“今天季氏将在家中大宴国中士人,你听说了吗?”
季氏宗主季平子当时在鲁国位高权重,独揽朝政,他在家中大宴士人,能够获得邀请当然是非常荣耀的事情,所以孔子说:“我没有听说此事。如果听说了,即使我在服丧期间,也会去参加的。”
阳虎有意向孔子透露季氏宴客的消息,原本是想让孔子有求于自己,因为他是季氏家臣,有权安排赴宴人选,可是孔子并没有领会到这层意思,或者他更希望通过正常渠道(而非家臣)来安排此事,所以实话实说,并没有拜托阳虎帮忙的意思。阳虎觉得孔子没有领自己的情,于是悻悻地说道:“你以为我说的不是真吗?我告诉你,季氏今天确实大宴士人,不过没有邀请你。”
显然,孔子与阳虎之间的对话既不友善,又不真诚,彼此互不信任,甚至有点敌意。阳虎离开后,参点(《孔子家语》中作曾参,显然有误,此依《绎史》改)问孔子道:“您刚才和阳虎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我正在服丧守孝,仍然向他表达了愿意参加季氏宴飨的愿望,并没有责怪他失礼的意思。”
孔子尽管没有收到季氏的邀请,他后来还是去赴宴了,但是到了季孙家门口却被阳虎拦了下来,阳虎霸气地对他说:“季氏今天大宴国中士人,但是没有邀请你,你请回吧!”孔子只好失落地离开。
此事还有一种解说:孔子在服丧守孝期间,腰间仍需系一根麻布制作的丧带,即所谓“要绖”,这种情况一般是不适合出席公共宴飨活动的。阳虎有意向孔子透露季氏将大飨境内士人的消息,含有暗示孔子参加的意思,这是有违礼制的。不过无论何种解释,孔子总是斗不过阳虎!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家语·曲礼公西赤问》《绎史·孔子类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