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逸事》之《苛政猛于虎》(2019年7月2日)
(2019-07-02 15:34:02)
标签:
历史文化时评 |
分类: 日志 |
孔子出游路过泰山脚下[1],听到路旁有妇人哭泣之声,哭声甚为悲哀,他立即让御者停车,见一老妪在坟前哭泣,便从车上站立起来关切地问道:“您为什么哭得如此伤心?”
老妪回答道:“早些年我的公公死于虎口,前两年我的丈夫也死于虎口,今年我的儿子又死于虎口,一家三代人都死于虎患,所以我很伤心!”
孔子说:“这里虎患如此严重,您为什么不离开呢?”
老妪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这里虎患虽然严重,但是没有严苛的税赋和繁杂的杂役,地方官吏待人也比较宽和,所以我不愿意离开这里。”
听了老妪的话,孔子深有感触,他回过头来对子贡等人说:“弟子切记:政事不公,官吏严酷,税赋繁重,这些苛政比虎患更可怕!”
孔子一贯主张实行“宽猛相济”的为政策略,宽政和猛政是两个极端,均不可取,两者应该相互综合和协调,从而达到平和的理想状态,“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2]。“苛政猛于虎”,迫使百姓宁愿忍受虎患而不愿接受苛政,其“猛”已成人祸,理当予以纠之!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