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仲尼逸事》之《苛政猛于虎》(2019年7月2日)

(2019-07-02 15:34:02)
标签:

历史

文化

时评

分类: 日志


孔子出游路过泰山脚下[1],听到路旁有妇人哭泣之声,哭声甚为悲哀,他立即让御者停车,见一老妪在坟前哭泣,便从车上站立起来关切地问道:“您为什么哭得如此伤心?”

老妪回答道:“早些年我的公公死于虎口,前两年我的丈夫也死于虎口,今年我的儿子又死于虎口,一家三代人都死于虎患,所以我很伤心!”

孔子说:“这里虎患如此严重,您为什么不离开呢?”

老妪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这里虎患虽然严重,但是没有严苛的税赋和繁杂的杂役,地方官吏待人也比较宽和,所以我不愿意离开这里。”

听了老妪的话,孔子深有感触,他回过头来对子贡等人说:“弟子切记:政事不公,官吏严酷,税赋繁重,这些苛政比虎患更可怕!”

孔子一贯主张实行“宽猛相济”的为政策略,宽政和猛政是两个极端,均不可取,两者应该相互综合和协调,从而达到平和的理想状态,“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2]。“苛政猛于虎”,迫使百姓宁愿忍受虎患而不愿接受苛政,其“猛”已成人祸,理当予以纠之!

 


                (《礼记·檀弓》《新序·杂事第五》《孔子家语·正论》)



【1】 《新序·杂事第五》中作“孔子北之山戎氏”,《孔子家语·正论》中作“孔子适齐,过泰山之侧”。

【2】 《左传·昭公二十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