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曲水斋主卞朝宁
曲水斋主卞朝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754
  • 关注人气:6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事件评述》写作后记(2015年11月20日)

(2015-11-20 16:11:39)
标签:

历史

文化

情感

分类: 日志

 

中文词汇的丰富程度,足以让所有学习中文的老外望而却步,比如表述一件事情结束了,英语只需一个单词:“end”;中文则要复杂得多,对于不同的事情,中文有不同的词汇,而且区分度很高:写作结束叫“脱稿”,影视拍摄结束叫“杀青”,电影放映结束叫“剧终”,乐曲演奏结束叫“曲终”,球赛比赛结束叫“终场”,大会结束叫“闭幕”……这些虽然都是结束(end)的意思,但是彼此不能混淆,否则就要闹笑话。

《〈论语〉事件评述》终于“脱稿”了,想必大家都能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刚才我特意去查了一下我的博客,去年12月12日,我发布了博文《一校后记》,可见今年我写作和出版的时间周期与去年大体一致,这就意味着我大约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关于《论语》研究第二本书的写作任务,这样的成绩也大大出乎我的预料!

写作《〈论语〉事件评述》,是我在写作《〈论语〉人物评传》之前就已经计划好的。写作这两本书的目的是想从历史的角度来研究《论语》,而人物与事件是构成历史的两个最基本要素,因此有了《〈论语〉人物评传》之后,就必须有《〈论语〉事件评述》,否则就不完整了。当然,以后还可以有《〈论语〉言论评析》,仍然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对《论语》中的相关言论进行评析。不过这个计划过于宏大,我目前还没有足够的信心,关键是没有足够的动力。

《〈论语〉事件评述》一书,在写作方法上与《〈论语〉人物评传》基本一样,即从《论语》书中梳理、提取出大大小小共计120个历史事件,逐一将其还原,然后再对事件作出相应的评述。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比较通行的史书体例主要有编年体和纪传体两种,编年体以时间为维度、以事件为经度记载历史,如《左传》、《资治通鉴》等,纪传体则以人物为维度、事件为经度记载历史,如《史记》、《汉书》等。我的《〈论语〉人物评传》应该是因袭了纪传体体例。其实在这两种史书体例之外,还有一种以历史事件为维度的纪事体,如先秦时期的《国语》、汉代刘向的《新序》、《说苑》和韩缨的《韩诗外传》等,不过这类史书没有前两类影响大。我的《〈论语〉事件评述》则是因袭了纪事体体例。

《论语》以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为主,言论中必然会涉及到一些人和事,如果不把这些人和事弄清楚,就难以正确理解言论的原意,甚至会发生误读。比如《论语》中关于“季氏将伐颛臾”、“冉有为季氏聚敛而附益之”等历史事件,过去学者大多站在“圣人”的立场上,对季康子、冉有等人提出批评,但是从鲁国存亡继绝的危急局面来考察,实施“伐颛臾”、“用田赋”等措施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孔子坚持保守的政治立场,逆历史潮流而动,一再表示反对,反倒没有道理。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发生了许多事情,经历了许多磨难,《论语》书中多有记载,但是有些事情经过两汉魏晋时期后儒的演义,已经改变了事件的原有性质,因而给后人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比如孔子“在陈绝粮”,这一历史事件深刻地反映了孔门内部发生的一场信仰危机和思想冲突,几乎导致孔门解体。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这场危机?如果仅从孔门师徒身处绝境仍坚持“读《诗》《书》习礼乐不休”、最终以精神力量战胜物质匮乏危机来理解,显然是舍本逐末、过于浅薄。此外,《论语》中还记载了许多上古时期历史事件,如“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泰伯三以天下让”、“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和“武王有乱臣十人”等等,孔子对这些历史事件都作出评述,通过还原历史,进行比较研究,就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和史学观点,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总之,《论语》中记载的历史事件,大到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小到乡里童子的一个细微动作,只要还原真实,总会有所发现。

如果从作者的角度来总结,《〈论语〉事件评述》最大的特点是坚持客观公正的科学态度,对于每一个历史事件进行认真考证,力求做到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与结果等基本要素齐全,因为历史研究的根本任务是发现真相、还原真相,并作出客观评述。为此我在写作过程中,把一半以上的精力用在检索和甄别史料上,先秦两汉时期的典籍是常备资料,有时仍不够用,只好扩大范围,好在现在古籍整理出版越来越得到重视,一些专业性非常强的书籍也得以出版,而且质量很不错,尤其是中华书局、三联书店、上海古籍等知名出版社整理出版的系列古籍图书,品质不错,值得收藏。这里多说几句题外话,当年江苏古籍出版社也很知名,出版过不少古籍图书,水准也很高,在全国颇具影响,后来在体制改革中,不知道是哪位短视的领导做出决策,把江苏古籍归并到凤凰传媒集团,牌子也没有了,说起这些事情我气就不打一处来!在收集史料过程中,我干的最疯狂的一件事情是花重金(5000多元)购买了一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煌煌九册,小四开版,足以成为“曲水斋”的镇斋之宝。我估计全南京市个人购买此书的绝无仅有,全国也不会有几人。目前此书的真伪问题尚存争议,而且学界研究很不够,这种事情应该由国家组织专门力量进行研究,问题是有权决定资费资助的人不懂业务,而懂业务的人又无权决定资费资助,所以现在获得各级政府资助的狗屁论文满天飞,这让我不由地想起赵本山小品里的那句经典台词——村长说了:“村头厕所里又没纸了!”

写作是一项非常熬人的工作,每天从起床开始,就像有一根无形的鞭子不停地抽打你,让你片刻不得安宁!今年我没有像去年那样疯狂,因为我已经不需要再向某些人证明自己了(其实此类证明并不能证明什么,也没有人在意),我有时也会有意识地把握写作节奏,让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写作因为用脑过度,所以我的失眠情况仍然很严重,导致有一段时间心动过速,但我今年坚持不服用安眠药,实在熬不过去了就喝顿大酒。用脑、吃药、喝酒,三者之中如果一定要放弃一项,我应该最先放弃什么?这就是我今年一年之中一直在做的选择题。

《〈论语〉事件评述》全书20多万字,写作历时约一年,即将付梓,仍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由于我与出版社之间已有第一本书的合作经验,双方建立了比较良好的互信关系,因此确定选题过程非常顺利,只是在版税方面稍显吃亏,不过我对此完全能够理解和接受,因为这类题材的书籍受众人群毕竟有限。在写作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朋友的帮助和鼓励,有的朋友主动帮我修改文稿、润色文字,其细致认真程度不仅让我获益匪浅,而且令我感动!

只有“仁者爱人”,才能“天下归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