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事件评述》之《孟懿子问孝》(2015年9月22日)
(2015-09-22 10:27:47)
标签:
历史论语2015年9月22日孟懿子问孝〈论语〉事件评述 |
分类: 《论语》事件评述 |
《论语•为政》:“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左传》、《史记》等书中均详细记载了孟僖子临终前嘱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师事孔子“学礼”之事,[①] 然《论语》中则独见孟懿子“问孝”之事,两者为何不一致?其中必有蹊跷,值得关注。
先来看看《论语》是如何记载此事的:孟懿子向孔子请教有关孝的问题,孔子冷冰冰地答道:“无违。”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孟懿子没有继续追问,孔子也没有进一步解释。显然,当时他们对话的气氛并不融洽,似乎彼此都在应付。孟懿子离开后,孔子也有事出门,弟子樊迟驾舆。这件事情原本就这样过去了,可是孔子在路上又突然想起此事,于是就告诉了樊迟,樊迟问道:“您说的‘无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孔子想了想,说道:“父母在世时,要按照礼仪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照礼仪安葬他们、祭祀他们。总之,不知‘礼’则无以言‘孝’。”由此看来,孔子对于孟懿子“问孝”而不“学礼”是有想法的,故而对他态度不冷不热。
孟懿子是鲁国“三桓”孟孙氏的第九代宗主,孟僖子之子,世袭司空之职。孟僖子在世时曾随鲁君出访楚国,因不能以礼相君而深感自责,他对人说:“礼,人之幹也。无礼,无以立。”[②] 所以他临终前立下遗嘱,要求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师从孔子学礼。然而孟懿子并未遵从父亲的遗言,师从孔子学礼,因为世道变化得太快,传统礼仪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失去了实用价值,孟懿子不仅对孔子宣扬的那些繁文缛节不感兴趣,而且还经常僭越礼制、为所欲为。为了应付差事,他虚情假意地跑去找孔子请教有关孝的问题。孔子对此心知肚明,但亦无可奈何,因此心中难免悻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