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事件评述》之《子路宿于石门》(2015年8月20日)

(2015-08-20 14:53:36)
标签:

历史

子路

孔子

孔门

城门

分类: 《论语》事件评述

 

《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论语》虽然不是文学作品,但是文学色彩很浓,许多人物性格特征非常鲜明,让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比如子路。子路似乎永远是一个倒霉的受气包,他不仅经常挨孔子批评、受同门奚落,而且有时还要替孔门背黑锅。这里记载的就是他替孔子受过的一件事情。

这件事情大概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期间,钱穆先生将此事定在鲁哀公七年至十一年间(公元前488—484年),此时孔子在卫,弟子子贡、冉有等人已先后返鲁仕于季氏。[1] 孔子虽然在外周流十四年,但游行未远,一直在附近几个国家寻找出仕机会。离开故国时间长了,必然要派人回去探望,于是这桩倒霉的差事就自然落到子路身上,因为他精力体力最充沛。子路受到委派,日夜兼行,赶到曲阜城外时已是夜半时分,城门已经关闭,不得入城,他只好在城门洞子里蜷缩了一宿。“石门”是曲阜城的外郭门,设有专人负责晨启夜闭,这位守门人因不知姓氏,故而以“晨门”代称之,这种情况在《论语》书中比较多见。[2]

次日清晨,晨门来开启城门,发现蜷缩成一团的子路,就关切地问道:“你从哪儿来的?”子路答道:“我是孔门弟子,受夫子委派,回家探视一下。”晨门听说子路是孔门弟子,满脸不屑地说:“你说的‘孔氏’就是那个明知不可行却执意而行的孔丘吧!”听这个晨门说话的口气,绝非等闲之辈,他对孔子孜孜以求的“文王之道”不以为然、嗤之以鼻,认为孔子整天带着一帮弟子四处奔波游走完全是瞎折腾,如今天下已经分崩离析,礼义道德就如覆水在地,无可挽回,孔子又何必不识时务、逆势而行呢?自己的老师被一个普通的守门人数落了一通,子路竟然灰溜溜地无言以对。

倒霉的子路总是倒霉!他一路劳累,在城门洞子里眯瞪了一宿,大清早又被晨门奚落了一番,真是够悲摧的!

 

 



[1] 钱穆:《孔子传》(三联书店2002年9月版)。

[2] 详见拙作《〈论语〉人物评传·佚名人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