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事件评述》之《子路唯恐有闻》(2015年4月26日)

(2015-04-26 15:49:45)
标签:

历史

子路

鲁国

忠人之事

为人

分类: 《论语》事件评述

 

《论语·公冶长》:“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路是孔门弟子中性格特征最鲜明的,孔子说“由也喭[1]”,义即性格粗鄙鲁莽。《史记》中说他“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2]”,活脱脱把他地描写成一个泼皮无赖的摸样。《孔子家语》中对他的评价也偏于负面:“为人果烈而刚直,性鄙而不达于变通[3]。”

子路虽然性情粗鄙,暴躁卞急,在一群文弱书生之中显得格格不入,但是他性格中也有许多闪光点,比如他为人坦诚,重诺守信,孔子说他是“无宿诺[4]”,答应别人的事情立即去做,绝不拖拉推诿,以至于到了“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的地步。如果用现代心理学来分析,子路这种“唯恐有闻”的心理状态是典型的精神强迫症症状。

因为子路患有“唯恐有闻”的精神强迫症,所以别人对他反而无比信赖,只要他个人作出承诺,就不用担心诺言兑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小邾国大夫射打算举私邑句绎投奔鲁国,他对鲁国提出的唯一条件是与子路个人之间达成一个口头协议,其他方式的盟书一概不认。鲁国执政国卿季康子觉得他的条件太过荒唐,就让冉有去与他交涉,冉有对他说:“你不相信鲁国这样一个千乘之国的书面盟约,却相信子路个人的口头承诺,你难道是有意羞辱鲁国吗?”小邾射说:“子路为人诚义,一诺千金,我只认他[5]!”

子路后来不知因何缘故离开鲁国,跑到卫国去给卫大夫孔悝当邑宰。在蒯聩等人发动的政变中,他原本可以置身事外,一走了之,但是他说:“我受人俸禄,就必须忠人之事,不避其难。”他孤身一人与乱党激战,头上的冠缨被斩断,俯身去捡,说:“君子死,冠不免。”结果结缨而死[6]

即便是死,也必须忠人之事,信守承诺,这就是“唯恐有闻”的子路。

 



[1] 《论语·先进》。

[2]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3] 《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

[4] 《论语·颜渊》。

[5] 《左传·哀公十四年》。

[6] 《左传·哀公十五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