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事件评述》之《子使漆雕开仕》(2015年4月23日)
(2015-04-23 10:32:45)
标签:
历史漆雕开孔子儒家《尚书》 |
分类: 《论语》事件评述 |
《论语·公冶长》:“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鲁国经阳虎之乱后,内政和外交一时难有果敢干练之人来把控大局,鲁君和“三桓”均有起用孔子之意,孔子遂应召出仕,先为中都宰,一年后“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1]”。孔子仕鲁五年间,雄心勃勃,大刀阔斧地整饬礼制,鲁国政坛为之一振,四方诸侯闻之而惧。这个时期,孔子在仕途上混得风生水起,弟子们也纷纷相随出仕,仲由为季氏宰,子羔为费宰,子游仕武城,子夏仕莒父,子贱仕单父,原思、冉有、子华等人则留在孔子身边听候调遣。唯有闵子骞和漆雕开两人例外,他们都不愿意出仕为官,不过两人不愿出仕为官的原因不同,闵子骞因为有要绖在身,而漆雕开则因为身有残疾。
漆琱开,漆琱是复姓,名开[2],字子若,蔡国人[3],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中说他喜欢研读《尚书》,对出仕为官却没有什么兴趣。《韩非子》“儒分为八”中有“漆琱氏之儒[4]”,估计就是由漆雕开创立的专门以讲习《尚书》为主的一个儒家分支。《汉书·艺文志》有“儒家者流《漆琱子》十三篇”,《注》:“孔子弟子漆琱启后。”今不见。
漆雕开比孔子小十一岁,孔子仕鲁时他刚好年届不惑,思考问题和为人处世都比较成熟了,所以孔子建议他道:“按照你的年龄,可以出去做官了,不然就要错过机会了。”他却致信孔子道:“吾斯之未能信。”
漆雕开不愿出仕为官,关键是因为一个“信”字,正统儒家的解释:一是“言己学业未熟,未能究习,则不为民所信,未堪仕也”。漆雕开认为自己学识尚浅,能力有限,未能取信于民,故而不愿出仕;二是“言时君未能信,则不可仕也。故张凭曰:‘夫君臣之道,信而后交者也。君不信臣,则无以授任;臣不信君,则难以委质。鲁君之诚未洽于民,故曰未敢信也[5]’”。漆雕开认为鲁君思想不够开明,未能取信于民,此时从政难有作为,因而不愿出仕。无论何种解释,孔子听了都很高兴,因为只有在某些条件尚不具备时选择“退”的人,才能在机遇来临时真正做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