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校后记(2014年12月12日)

(2014-12-12 16:48:55)
标签:

石头剪刀布

弱势

二校

剪刀

出版社

分类: 文史哲

 

一校稿足足有540页,出版社从责编到主编一致认为篇幅过长,建议我再进行压缩。书稿完稿后,交到出版社,他们对我说的最多就是“删”字,所以第三、第四稿压缩了近7万字,这些都是我一个一个辛辛苦苦“爬”出来的!我觉得出版社的编辑是这样一种人:当你口若悬河,谈性正浓时,他突然打断你,不让你继续下去,这种情况可以用许多生理反应来作比喻,不过不雅,只好不说。

在作者与编辑的关系中,后者当然是强势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编辑代表的是读者,因此他有权要求作者服从编辑(读者)意图,对书稿做出种种修改。当然,如果作者很牛,他的名头足以拉动市场,编辑就不得不迁就作者,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了。由此可见,做一个徘徊在牛A和牛C之间的人多么重要!

由作者与编辑的关系,我突然联想到“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这大概是一种最原始、最简单、最流行的游戏,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其一,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的,没有绝对的强势或弱势,比如对于“石头”来说,“剪刀”处于弱势,但对于“布”来说,它又是克星。同样,对于“剪刀”来说,“布”处于弱势,但对于“石头”来说,它又处于强势。对于编辑来说,作者处于弱势,但这种弱势有时可以通过某种转换而变成克制编辑的强势。所以世界上没有恒强恒弱,一切都处在相互转换和变化之中;其二,儿时玩“石头剪刀布”,也许是一种游戏,但在潜移默化中却养成了一种习惯,遇事不是通过说理来解决问题,而是依赖于赌博式的运气,即便出剪刀的人有理,而出石头的人无理,但是结果一出,有理的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无理的。久而久之,人们放弃了理性的思维,习惯于大家都觉得“公平”的非理性方式。长大成人后,我们已经失去了尊重和服从理性思考的功能,盲目、盲从、愚昧、无知等等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所以当我们两人意见不合时,仍然离不开“石头剪刀布”这种最不需要动脑子的简单的决断方式,我们抛弃了情与理,选择相信和服从偶然,这是可悲的事情;其三,还应该考虑时间的因素。比如一年前我通过“石头剪刀布”占了很大的便宜,一年后却为此而搅得自己心神不宁。生活中所有的必然和偶然都与时间有关联,因此在一个静止的时间节点上得到的只能是当时的一瞬。

我都胡扯了些什么?这些话题与一校稿有什么关系?还是说说一校的事情吧。按照出版社的要求,一校稿我又删减了约两万字,手起刀落,刀刀见血!按计划,下周应该开始二校了。二校的目标是努力把页码压缩在450页左右。

眼见离出版目标越来越近了,于是我把发在博客上的文章状态全部改成了“私藏”模式,这样做看起来有点儿“小人”行径,但合乎情理,因为我已进入讲求功利的程序。

责编的建议确实有道理,一旦让我找到一个话题,我就无法停止,不管有关无关,必定要胡扯一通,所以我最喜欢的写作状态是写博文,完全可自说自话,废话连篇,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顺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