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人物评传》之孟庄子(2014年8月16日)
(2014-08-16 14:36:21)
标签:
历史文化庄子孙氏襄公 |
分类: 《论语》人物评传 |
《论语·子张》:“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孟庄子(?—公元前550年),姬姓,孟孙氏(仲孙氏),名速,世称仲孙速,谥号为庄,故史称孟庄子,春秋时期鲁国世卿,孟献子之子,“三桓”孟孙氏第六代宗主。他在鲁襄公时期辅政,以“孝”与“勇”而闻名。
鲁襄公十六年(公元前557年),齐灵公率军攻打鲁国,包围了成邑(今山东宁阳县北)。成邑是孟孙氏的重要据点,身为孟孙氏世子的孟庄子亲自率军阻截,齐灵公素闻孟庄子勇猛善战,心中生出怯意,于是便对人说:“我听说孟庄子这个人以勇猛著名,我们索性撤除包围,成就他的勇名吧。”齐军遂退却而返。孟庄子仍不放心,命人在齐、鲁两国之间的隘道上加修防御工事,以备不测。
鲁襄公十八年(公元前555年),齐灵公再次举兵伐鲁,晋国会同鲁、卫、宋、郑等国组成诸侯联军讨伐齐国。诸侯联军一路攻城略地,攻占平阴,直抵齐都临淄城下。孟庄子随同鲁襄公也参加了“平阴之役”,他在战场上表现神勇,屡有斩获。在平阴城下,他还砍下一棵上好的橁木,准备给鲁襄公制作颂琴。
鲁襄公十九年(公元前554年),孟献子(仲孙蔑)去世,孟庄子承袭世卿之位,为孟孙氏宗主。次年春天,他代表鲁国与莒国订立了和解盟约;当年秋天,他又率军讨伐邾国。这些事情大概都是孟献子在世时安排好的,孟庄子仍然用“父之臣”成“父之政”,所以后来孔子称赞他处谅闇之中不改父志,成就孝名,难能可贵。
鲁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50年),孟庄子重病去世,鲁大夫臧孙纥前来吊唁,悲痛不已。其实孟庄子生前对臧孙纥并不好,经常态度严厉地批评他,相比而言,倒是季武子(季孙氏宗主)对他比较客气,所以臧孙纥从孟庄子家中出来后,他的御者不解地问道:“孟庄子平时对你严厉苛刻,现在他死了,你却哭成这样。如果以后季武子死了,你还不知哭成什么样呢!”他边哭边答道:“季武子平时待我友善,是他想利用我身上的弱点;而孟庄子平时对我严厉,则是要求我改正我身上的缺点。待我友善的人其实是害我的,而对我严厉的人才是真正帮助我的。现在真正帮助我的人不在了,我在鲁国也待不下去了,我能不痛哭流涕吗?”此后不久,臧孙纥果然遭季孙氏的公鉏和孟孙氏的仲孙羯等人暗算,出逃齐国。
在鲁国“三桓”集团中,季孙氏与孟孙氏多年来一直明争暗斗,难较高下。相比而言,季孙氏行为处事更为狡诈诡异,而孟孙氏则相对率真耿直,这一点在孟庄子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参考资料:
一、《左传》:襄公十六年、襄公十八年、襄公十九年、襄公二十年、襄公二十三年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