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丹阳季子庙(2013年11月25日)

(2013-11-25 14:48:27)
标签:

年代久远

而是

不愿意

独到见解

也是

分类: 日志

 

丹阳是江苏镇江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常州和镇江之间,从丹阳的方言可以判别,这里是真正意义上的吴楚交汇地。当年区域划分时,丹阳没有被划归到苏南板块,而是划归了镇江,丹阳人为此而愤愤不平,他们认为,丹阳的历史文化传承和社会经济发展与镇江其他县(区)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因此他们不愿意说自己是镇江人,如果遇到镇江人,他们还常常会说:“我们是中国丹阳,而你们是江苏镇江。”丹阳的企业在对外宣传时亦是如此,一般都会把省、市两级甩掉,直接冠以“中国”的名头,因为他们认为自己骨子里是苏南人。事实也是如此,丹阳人不仅有钱,而且胆大。

丹阳的地表文物遗迹比较多,最为著名的是陵口南朝时期的陵墓石刻,南齐几代君王的陵墓都聚集于此,但历史最为久远的则当数延陵的季子庙,距今已有二千多年了。

季子庙是吴国后人专门祭祀春秋前贤季扎的家庙,原先的规制比较简单,后经历代扩建,渐成规模。季扎是春秋时期吴国的王族,吴王寿梦的第四个儿子,《左传》、《礼记》等史书对其事迹均有记载。《左传·襄公十四年》:“吴子诸樊既除丧,将立季扎,季扎辞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遂弗为也,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君,义嗣也。谁敢奸君?有国,非吾节也。扎虽不才,愿附于子臧,以无失节。’固立之。弃其室而耕,乃舍之。”春秋时期,吴国与中原各国相比,在文化形态上相对落后,然而季扎却能够做到知礼守节,主动放弃继承吴王王位,因而赢得了各诸侯国的尊重。此后,季扎受吴王委派出使中原各国,和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叔向、子产、晏婴等人都有过交往。他在出使鲁国时,有幸比较完整地观赏到周乐,在观乐过程中他表现出来的君子风范以及对周乐的独到见解,令人由衷敬佩(《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扎为了避位,后来率家人迁徙到丹阳延陵一带过着隐居生活,死后葬于江阴申浦,今江阴申港有季子墓。

季子庙距句容茅山九里,故自古有“上茅山回九里功德圆满”之说。从丹阳市到季子庙路途较远,驱车约需一个小时。现在季子庙景区共有三部分组成,一是季子庙(当地人称“大庙”),正殿中供奉着季子塑像。大庙院中有一块近三米高的石碑,碑文为“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十个大篆体大字,世人称其为十字碑。相传碑文为孔子所书,稍有常识的人就可以判定这是附会之说;二是沸井,根据志书记载,古时这里有井百口,主要分布在大庙前面的沸井塘边,其中一部分是沸井活水。现今仍保存古沸井六口,三清三浊,相隔尺许,走近观看,井水翻腾沸滚,据说每口井井水的味道各不相同,有柠檬味、啤酒味、麻辣味……颇为神奇;三是慈航殿(观音殿),此乃佛家胜地,吾等凡胎俗子不便多言。

 

丹阳季子庙(2013年11月25日)
季子庙正殿


丹阳季子庙(2013年11月25日)
十字碑


丹阳季子庙(2013年11月25日)
三清三浊古沸井


丹阳季子庙(2013年11月25日)
井绳在青石上勒出的道道痕印,足以说明年代久远。


丹阳季子庙(2013年11月25日)
慈航殿(观音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