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皇家爱乐乐团新年音乐会(2013年1月1日)

标签:
指挥棒新年音乐会小女孩盛誉活跃气氛杂谈 |
分类: 日志 |
比利时皇家爱乐乐团首次访华巡演的南京站演出恰好安排在年末,朋友约我同去,我欣然答应了。事前我上网搜索了一下,了解到该乐团历史悠久,在欧洲享有盛誉。比利时皇家爱乐乐团的前身是驻罗马Cracow皇家教廷御用音乐典礼唱诗乐队,有超过400多年在罗马Cracow皇家教堂里表演的传统,目前是罗马教皇唯一指定专业皇家教廷音乐的大型交响乐团,比利时王国唯一入选欧盟级皇室专用乐团的交响乐团。
比利时皇家爱乐乐团作为比利时皇家音乐的代表,除了服务于比利时皇族在出访、迎宾、宴客等重要国家公务活动外,还经常到各国举办巡回演出,常年定期在巴黎著名的普莱耶音乐厅、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大厅和鹿特丹德杜伦音乐厅举办音乐会。此外,乐团定期邀请国际著名指挥家和独奏家合作,丰富了演出经验和音乐视野。欧洲音乐界把比利时皇家爱乐乐团称为“用听觉净化人们心灵的音乐天使”。该乐团的艺术总监安东尼·阿姆是比利时皇家音乐学院的教授,欧洲音乐家大赛总评委,曾和卡拉扬、祖宾·梅塔等顶级指挥家一起工作,他是比利时音乐界的泰斗和家喻户晓的音乐明星。
当天音乐会的演出水准很高,南京的听众也表现出了较高的音乐素养。乐团不仅演奏了苏佩的《轻骑兵序曲》、舒伯特的《D大调第三号交响曲》、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等经典曲目,还演奏了《春节序曲》、《北京喜讯传边寨》等脍炙人口的中国曲目。在所有曲目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孔雀舞曲》,这是一首源自意大利东北部民间舞曲,后经音乐家改编为管弦乐曲,旋律舒缓而又富有张力,即便是第一次听也能令人陶醉。
在返场互动环节,乐团的指挥居然在观众席中找了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上台担任临时指挥,整个乐团在小女孩的“指挥”下依然是井然有序,旋律优美,这样的设计策划给严肃的音乐会带来了一种欢快气氛。这让我想起我小时候看音乐会时总会困惑不解,在一个庞大的乐团中,人人都在演奏着一种乐器,只有指挥家什么都不干,因此觉得指挥家可有可无。长大后我知道了,指挥家是整个乐团的灵魂,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在这个互动环节的游戏中,我又有所感悟:当所有演奏者技艺非常精湛,整个乐团配合也非常默契时,指挥有时确实就是一个摆设。
在一个庞大的交响乐团中,成员之间配合与合作的要求是极其精细的、严密的,一旦这种配合与合作规范了,固定下来了,乐团完全可以舍弃指挥而演奏自如。乐团尚且如此,其他各类社会组织就更加可以舍弃“指挥”(尤其是那些外行“指挥”)而自行运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