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番一日(2012年9月5日)

标签:
弗朗西斯科旧金山圣玛丽大教堂加利福尼亚寒流金门大桥 |
分类: 访美杂记 |
这是一个很怪异的标题,国学功底好的老学究一定会反复推敲,难解其意,“一日三番”可解,“三番一日”何意?其实,这里的“三番”指的是美国西部的沿海城市圣佛朗西斯科(旧金山),“一日”乃一日游也。虽然我们国家出版的《世界地图》是以“圣弗朗西斯科”来标注这座城市的,但大多数国人仍习惯于用“旧金山”,因为好念好记(“旧金山”是相对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的“新金山”的)。“三番”则是当地华人(大多是19世纪来此淘金的广东人)用粤语念“San Fran”之谐音。在美国的华人圈子中一般都用“三番”,如果你用“旧金山”,说明你可能是从大陆来的。
旧金山是18世纪中期由西班牙人最先开发并建立城市的,19世纪初期曾归属于墨西哥。1846年墨西哥美国战争爆发后,美国军队占领此城,并宣布归属美国。19世纪中期,在加州东北部的苏特坊(Sutter’s Mill)发现黄金后,旧金山就成为美国淘金热的中心,全美国乃至全世界各地怀揣一夜暴富梦想的人们纷纷从陆路和海陆涌向旧金山,其中也包括许多从中国广东漂洋过海来到这里的淘金客,这些人后来定居于此,成为第一代华侨。上个世纪初,许多早年从广东江门一带远赴旧金山的淘金客用他们多年的积蓄回到家乡盖起了一幢幢外墙坚固、内部奢华的碉楼,他们原本打算落叶归根,返乡养老的,因国内政局持续动荡,这些碉楼大多被空关闲置,后来姜文在这里拍摄了《让子弹飞》,开平碉楼一下子成为国内著名旅游景点。去年年初我曾去过开平,拍了不少图片,并写了一篇《广东行》的博文,文中有详细记载。
旧金山位于美国西海岸的圣弗朗西斯科半岛,三面环水,受太平洋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是典型的凉夏型地中海式气候,夏天的日高温通常只有摄氏20°左右。我们从南京出发时正值盛夏酷暑,天气闷热难当,于是我们就想当然地认为美国的天气也大抵如此,难道美国的夏天就不是夏天?可是到达三番国际机场后发现,许多人都穿着长袖外套,室外气温也就20°出头。当晚朋友请我们外出吃饭,我们在室外站了不到五分钟就冻得够呛,一点儿也不夸张!
旧金山是美国西部的一座重要城市,不仅金融、工业、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发达,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我们在国内就报了“美西十日游”,旅游公司安排游览旧金山只有一天的时间,许多景点只能走马观花,到此一游,一天跑了九曲花街、罗马艺术宫、金门大桥、海湾大桥、天使岛、魔鬼岛、圣玛丽大教堂、双子峰、同性恋街、六姊妹建筑群、市政厅和著名的斯坦福大学等景点。
旧金山的开放与包容精神体现在许多细微之处,因此这是一座值得细细品味的城市。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我这次在美国期间,前期拍摄的一些图片被不慎删除(黄石国家公园以前),现在发布的图片,有的是借用夫人女儿拍的,有的是我用ipad拍的,因此难以达到期望效果。
旧金山市基本建在山丘上,因此市区的许多街道坡度很陡,其中从浪巴街到利文街这一段的坡度最大,
当地市政部门为了防止交通事故,特意将一条直街改造成九道曲弯,中间用花坛隔开,
车行至此,只能盘旋而下,时速不得超过5英里,因而这段街道被称为“世界上最弯曲的街道”。
沿街人家在家门口种花养草,花开时节,绚丽多彩,因此这段街道又有“花街”的美称。
现在已成为集旅游、休闲、购物、美食、娱乐为一体的著名旅游景点,每天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位于海湾中的魔鬼岛,岛上曾经有一座监狱,关押过魔鬼般的重刑犯人,故命名为“魔鬼岛”。
渔人码头的情侣餐
罗马艺术宫
1915年,为了庆祝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竣工,另一方面为了展示1906年大地震后重建的新市貌,
旧金山举办了巴拿马—太平洋世界博览会,罗马艺术宫就是当年修建的建筑。
艺术宫顶部的女神雕像都是背部向外,对此有两种解释:一是因为女神们不忍回看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的惨状;二是因为赶工期,女神背部向外就可以省去雕塑面部和前胸等麻烦事。
金门大桥建于1937年,耗资3550万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孔吊桥之一,金门桥长达2780米,
从海面到桥中心部的高度约为67.84米。桥两端有两座高达227米的塔。
谈及旧金山,无论如何都绕不开1906年和1989年的大地震。这两次大地震给旧金山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然而图片中紧紧挨在一起的六幢维多利亚建筑在两次大地震中幸存下来,并未遭到破坏,旧金山人视为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