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2012-07-13 14:00:59)
标签:

恩施

汶川大地震

绝壁

科罗拉多大峡谷

一线天

分类: 行万里路

 

在宣传广告上,推介方总是把恩施大峡谷与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捆绑在一起,吊足了游客的胃口。其实真正实地看一看,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估计撰写广告文案的那个人压根就没去过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他一看“大峡谷”,就想当然地把两者联系在一起了。客观地说,无论在体量上或形态上,两者没有什么可比性。恩施大峡谷主要有小楼门、中楼门、大楼门以及大河碥绝壁组成,重要景点有“楼门石浪”、“迎客松”、“一炷香”、“母子情深”等,景区中峭壁、奇峰、峡谷、怪石等各种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据介绍,恩施大峡谷是2006年前后由黄山旅游开发公司投资开发的,2008年完成项目规划设计后,发生了汶川大地震,黄山旅游公司的老板立即打电话询问:“‘一炷香’有没有倒塌?”得知“一炷香”安然无恙后,他们才正式投入真金白银实施开发,可见“一炷香”对于恩施大峡谷景区的价值和意义。所谓“一炷香”,就是景区内的一柱高于160米直径约5米的天然石柱,真可谓一柱擎天,蔚为壮观!

目前恩施大峡谷开发出来的景区路线全长8、2公里,从倒灌水停车场到小楼门,要沿着陡峭的石壁攀援900多米,如果没有足够的体力和耐力是无法登顶的。上山之后,仍需翻越三座山头,但山势稍缓,加之沿途美景不断,在流连美景之时不知不觉地忘却了疲倦。现在景区的游人并不多,主要是因为武汉至恩施的高铁还没有开通,交通不太便利。听说今年下半年高铁就要开通了,以后游人就会多起来了,如果在陡峭的栈道上挤满了游人,不仅不安全,而且也败了游兴,所以有兴趣的朋友一定要抓紧时间,就像去面馆吃面,一定要吃“头道面”。我有心留意了一下,当地村民在两山之间修建一个宾馆,从后山绕道可通汽车,宾馆叫“峡谷轩”酒店,酒店条件尚可,达准三星,联系电话:0718—6418100。具体行程安排可从武汉飞恩施,然后从机场打车到达“峡谷轩”。在“峡谷轩”酒店可住两晚,一天可以在山上观赏白天和早晚的景致变化,还有一天可以游览下山的游云龙河地缝和腾龙洞。

一路走来,我共拍摄了数百张图片,这里只能精选少量与各位分享。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沿途的山峦,看得人审美疲劳。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山峰林立,山崖陡峭。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几乎是垂直的绝壁上影影约约可以看见一条人工修建的栈道。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经过数千年风雨的侵蚀,石柱渐渐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形成这种若即若离的景观。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一线天——几乎中国所有喀斯特地貌的山都有这样的景致。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上面是千丈绝壁,下面是万丈深渊,走在这样的栈道上,两腿不禁发软。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这条栈道全长约1、5公里,修建时没有发生任何事故,没有伤亡一人,奇迹!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近山远景,虚实搭配,这是何等壮观的景象,非“无敌兔”不可为。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一座山峰拔地而起。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万丈峭壁,造化神功。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这个景点应该有个浪漫的名称的,可惜没人告诉我。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山峦叠嶂,奇峰秀美。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下各不同。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一年轻貌美女子孤身一人在栈道上沉思,我们担心她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一时想不开就纵身一跳,

所以就大声喊道:“别想不开啊!”她大声回道:“生活这么美好,我怎么可能——”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这是两座山之间的唯一通道,比“一线天”还要“一线天”。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天然怪石。我沿途拍了很多这样的怪石,在传输时却因“空间超大”而无法上传,极为遗憾!

我发现但凡远景都可以传输,近景却无法传输,不知何故?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飞来石——这是唯一能上传的近景图片。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镇山之宝——“一炷香”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我们现在的位置大约在其顶部,下面的根部很有很长。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据说今年年初一个美国人来挑战极限,从旁边的山崖上拉了一根钢索,然后徒手走三十几米,到达“一炷香”的顶部。我不知道这样的事情是谁批准的,难道我们的核心景观可以任由老外来冒险挑战极限吗?这样的事情在中国的许多景区发生过,中国的媒体还全程跟踪报道,中国的老百姓还傻呵呵站在一旁观看鼓掌。这让我想起了鲁迅小说中麻木的老百姓看军阀屠杀革命党人的场景。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当今中国职场写照:朝天“一炷香”,对人打黑枪!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接近“一炷香”底部向上仰望。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这是在“一炷香”的根部向上仰拍。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从林立的峭壁隙缝中远眺。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横林侧峰的“侧”,此时才体会到苏轼诗的意境。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从另一个角度看“一炷香”,好色之徒会联想到一些事情。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前面的两个山峰与“一炷香”错位要有上百米。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有了上面的联想,色鬼就把这个景点命名为“大腿之间”。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笔架峰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横林侧峰的“横”。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这三个山峰都有名字的,但我没记住。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这是传说中天帝用的御笔。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第二峰与第三峰组成了一个笔架?似乎不像,以后一定要请导游,否则什么都记不住。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这是第三峰,形状有点儿像棺材,姑妄称之吧。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三峰相连,或俊秀,或挺拔。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图片中间山顶上的两块小石头构成了一位母亲怀抱婴儿的图案,故命名为“母子情深”。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从这个位置看,就非常像了。据说汶川大地震时,婴儿从母亲的怀抱中震落,后来人工又将其按上了。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万丈绝壁。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从上往下鸟瞰,村庄和道路依稀可辨。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无限风光在险峰。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山下的清江逶迤流长。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绝壁(一)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绝壁(二)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绝壁(三)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绝壁(四)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绝壁(五)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绝壁(六)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下山回望,山石成林。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天色渐渐暗下来了。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峡谷景观正面看险,背面看秀。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暮色苍茫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远处那山

恩施大峡谷(2012年7月13日)

山上的金银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