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语论十三(2011年8月5日)

(2011-08-05 15:57:05)
标签:

孔子

《论语》

论语·述而

宋明理学

街心公园

分类: 读万卷书

 

《论语》:“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7·12)

 

语论:孔子“圣人化”是后儒所为,汉代的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基本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宋明理学探幽发微,深究义理,把儒学弄得玄之又玄;晚清考据,从句读入手,繁复不堪,拒人于千里之外。其实,《论语》中的孔子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他也贪图富贵,放纵情欲,见了女色他也动心。

没有物欲的人,在人格上肯定是不健全的,他们多半偏执、固必,思维混乱,行为乖戾。有一次上班时间,我在街心公园看见一个精神病患者,他根本无视身边匆匆而过的行人,他像一个大牌导演一样眺望着远方,双臂高高举起,嘴里喃喃地说:“海滩……远景……微笑……”他幸福地生活在他自己幻想的世界中,我看他时,两眼空洞!孔子不是这样的人,他公开承认,如果有钱赚,让他干什么都行,所谓“执鞭之士”,其实就是现如今傍在大款身边的马仔。他还说过:“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由此可见,孔子是一个“物质”的人,不装不藏,故而亲切。

当然,孔子也有自己的脾气和个性,如果没钱赚,他就去玩自己的“六艺”,毕竟多一门技艺就多一次机会,这是真性情的真实流露,也不装不藏,故而真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