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不懂的官话(2011年6月17日)
(2011-06-17 11:16:32)
标签:
江苏省酒业半壶酒协会主管部门杂谈 |
分类: 日志 |
江苏省有一个酒业协会,日常工作是组织省内的酒类生产和销售企业开展活动,进行行业自律,是个说有权又没权、说有钱又没钱的组织。前段时间,协会请我的一个朋友吃饭,我也跟去了,我知道我是充数的。开席先谈正事,他们好像正在筹办一个全国白酒展销会,会长和正副秘书长全部到场,一脸正经。谈完正事,酒已过三巡,大家的神经在酒精的刺激下开始兴奋起来,于是小杯换成了大壶。我的朋友不胜酒力,便把我推出来当炮灰,我说喝酒可以,但得有个说法,不能喝了一肚子酒回家什么都没得。他们问我要什么。我说喝完酒后至少给我在酒业协会安排一个会员、理事什么的。其实我这么说,就是为了挑起一个话题,调节一下气氛。他们当下表态,只要我喝下三壶酒,立即封我为酒业协会的会员、常务理事和副秘书长,并且次日以纪要的形式上报主管部门。后来我真喝下了三壶酒,他们也改口叫我“秘书长”了。群团组织就是这样,只要秘书长同意,会长点头,事情就算办成了,不过中国人有句老话:“酒桌上的话不作数。”因此谁也没把此事当真,就当喝酒娱乐嘛。此后,上了酒席,我经常把“副秘书长”的头衔挂在嘴边,唬不住阎王,总能吓吓小鬼。
前两天,一帮朋友为一个到市里任职的小兄弟送行,恰好碰到政府商务主管部门的几个处长,其中有一个处主管市场流动,还挂了一块“江苏省酒业管理办公室”的牌子,应该是酒业协会的主管部门,于是我便向他们提起我在酒业协会兼职的事情,谁知此话一出,他们几个顿时来了精神,要我一定要把这件事情说说清楚,否则就得喝酒。我知道他们是联合起来忽悠我喝酒,不过我这个人一向脾气好、心态好,爱热闹,我觉得朋友在一起,如果不能帮助别人,就尽量给大家带来快乐;如果不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就不要吱声,埋头吃菜;如果连埋头吃菜都碍着别人的事儿,就干脆在家呆着。
那天“酒办”一起来了三个人,两个副主任,另外一位是具体办事的科长。科长先来敬我酒,他说他在处里是具体事务的经办人,一般酒业协会上报的材料先经他提出拟办意见后呈报领导,他说:“你在酒协兼职,这是迟早的事儿,不用着急,先喝两杯酒。”我问他:“‘迟早’是什么意思?”他说:“三、五天不算早,三、五年不算迟,全看这酒怎么喝了。”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如果我不把这两杯酒喝了,他把材料压着不办,事情不黄也黄了,于是我一扬脖子,连干两杯。未等我坐定,一位副主任又拎了半壶酒过来,他这种做派俗称“令狐冲”(拎着酒壶冲),目的就是要把你放倒。他说:“你的事情很重要,我们的态度肯定很积极,不过先干半壶酒(至少一两五)再说。”我问:“‘再说’是什么意思?”他说:“‘再说’就是你的喝酒态度积极,我们也积极;你的态度不积极,我们就‘再说’。”话说到这份上,我只好硬着头皮把半壶酒干了。接着,另一位副主任也端着一个小酒杯过来敬酒,这是一位女士,她始终面带微笑,先帮我加了半壶酒,然后柔柔地说:“女同志不能喝酒,相信你不会和我计较,我敬你一小杯,希望你像刚才那样把半壶酒干了。”我说:“和你们‘酒办’的人喝酒,就像是打游戏通关,刚才我已经过了两关,你是不是最后一关?”她说:“你可以这样理解。”我说:“那么我把这半壶酒干了,是不是我在酒业协会兼职的事情就算搞定了?”她说:“这件事情我知道了。”我问:“‘知道了’是什么意思?”她说:“难道你连‘知道了’也不明白?‘知道了’就是从‘不知道’到‘知道了’。”听到她的回答,我突然打了个激灵,过去有很多事情,领导明明清楚,你向他汇报时他却说“不知道”,看来从“不知道”到“知道了”,这是办事的一个重要步骤和程序,领导“不知道”,说明他不想办,于是就装糊涂;领导“知道了”,说明他有了态度,这事儿就靠谱。我二话没说,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在职场上混,说话不易,听话更难。职场中没有不会说话的,只有不会听话的。好在我到酒业协会兼职只是一件子虚乌有的事情,是我本着娱乐大众的精神玩的一场虚拟游戏,如果真有事情求他们,肯定被活活气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