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曲水斋主卞朝宁
曲水斋主卞朝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777
  • 关注人气:6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的梧桐树(2011年3月19日)

(2011-03-19 11:40:14)
标签:

罗格

梧桐树

我们究竟赢了谁

中山码头

安全岛

分类: 日志

 

我是自小在南京长大的,大学毕业后又回到南京工作,算是地道的南京小市民,因此对南京行道两旁高大的梧桐树印象深刻,感情也很深厚。

南京的行道树是沿着当年孙中山先生灵柩的运行路线栽种的,从下关中山码头,经中山北路、中山东路,过逸仙桥,出中山门,最后到达中山陵。当时道路设计的理念是非常超前的,主干道(机动车道)两侧是2米多宽的安全岛(绿化带),安全岛上各栽种了两行法国梧桐和一行低矮的灌木,安全岛外是自行车道(非机动车道),再外侧是人行道,人行道上也各栽种了一行梧桐树,完整地算下来,道路两旁共栽种了六至八行行道树。这些树木都是国民党统治时期栽种的,生长了几十年,主干粗壮,枝繁叶茂,每到炎热的夏天,六行行道树形成几个天然的穹顶,绿树成荫,遮天蔽日,给南京市民带来了多少清凉。记得小时候放暑假时,我们会爬到树上去,寻找一个安逸的树杈,一呆就是半天,这些高大的梧桐树也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许多乐趣。而在那个年代,现任南京市领导们还不知在何处混迹,他们怎么可能体会到我们的心情!

南京的梧桐树,不仅美化了环境,造福于市民,而且还是南京市文明的标志。我经常遇到外地人,和他们谈及南京,他们对南京的绿化交口称赞,此时我总感到无比自豪。事实也是如此,放眼全国大中城市,找不出比南京绿化好的,这是前朝留给南京人民的宝贵遗产,拥有的时候,我们并不觉得珍贵,一旦失去,有时我们甚至会感到呼吸困难。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南京行道两旁的梧桐树成了现代化建设的牺牲品,日砍月伐,越来越稀,现在已经基本看不到树冠合拢成穹的迷人景象了。前些天南京市又为了修建地铁站,政府要整体“迁移”上百棵生长了几十年的梧桐树,市民们终于觉醒了,对此提出了质疑,甚至远在台湾的国民党要员也表示“关切”,通过微博互动发表意见,因为他们认为“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

一个人明白一个道理,也许只需要一分钟的时间,但一棵树苗长成一人难以合抱的大树,却需要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时间。在一群人还没有明白一个道理时,他们就草率地决定,“中止”一片大树几十年的生命(树当然是有生命的),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事物之间是存在着逻辑联系的,“迁移”梧桐树,是为了建造地铁站;建造地铁站,是为了提升城市的交通能力;提升城市的交通能力,是为了迎接2014年的青奥会;举办青奥会,又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南京市民吗?南京市民有必要为了举办一个劳民伤财,与己无关的青奥会而砍伐上百棵生长了几十年,与我们休戚与共的梧桐树吗?难道南京市民都有一种甘当罗格等人冤大头的想法和愿望吗?至少我不愿意!如果南京市民并不能从举办青奥会中获益,那么什么样的人能从中获益呢?显然,只有那些受南京市民委托来管理这座城市,却又不对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未来负责的官员们。这些人既不生在南京,也不长在南京,所以他们不可能了解这座城市的精神与内涵,他们关心的是在成功举办青奥会中彰显他们的政绩,从而成功升迁,拍屁股走人,至于那些寄托着无数南京市民往昔的记忆与未来的梦想的梧桐树必须为他们的仕途升迁而让道!

按照这样的逻辑推理,南京的梧桐树是毁在那些好大喜功的官员们手上,毁在南京市举办不切实际的青奥会(关于这个话题,我在去年的博文《我们究竟赢了谁》中已作剖析)。所以,要保住南京的梧桐树,就必须停办青奥会!让罗格之流回自己国家去玩他的青奥会吧!

我的建议是,南京市的领导们不要再故作姿态,假惺惺地在电视上说大道理,其实事情很简单,请全体南京市民在青奥会和梧桐树之间进行表决,一切就OK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