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的饮冰室(2010年12月31日)

标签:
梁启超新会饮冰室合集庄子·人间世百日维新 |
分类: 行万里路 |
饮冰室是梁启超的故居,位于天津市内的意大利租界,是两幢紧邻的意式风格小楼。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早年攻训诂,善词章,十七岁中举。1890年京考失败,回广州拜康有为为师,“决然舍弃旧学”,后与康有为共同传播改良主义思想,发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失败后,他在日本使馆的帮助下逃亡日本。民国时期,梁启超出任段祺瑞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1917年11月,段内阁被迫下台,梁启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
梁启超一生勤奋,著述宏富,在将近36年间,各种政治活动占去了他大量的时间,他仍每年平均写作达39万字之多,各种著述达1400多万字,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他有多种作品集行世,以1936年9月出版的《饮冰室合集》较完备。《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饮冰”一词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成玄英疏:“诸梁晨朝受诏,暮夕饮冰,足明怖惧忧愁,内心熏灼。”内忧外患,心急如焚,藉饮冰而驱内热,这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胸襟。
现在梁启超的饮冰室故居已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房屋结构和室内陈设基本维持原貌,供人参观。在饮冰室门前还有一尊梁启超的坐像,先生面容清瘦,神情凝重。
凝望先生的坐像,我欲言,却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