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长沙屈国辉
长沙屈国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26
  • 关注人气: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销售40亿背后的故事

(2009-08-29 11:16:22)
标签:

星河湾

热销

背后的故事

房产

    在中国的房地产营销史上, 2009年8月8日绝对不会被忘记,上海星河湾当日创下日销售额40个亿的惊人记录。

    2007年9月29日,广东宏宇集团(现改名为星河湾地产)以42.4亿元拿下了浦东花木新民北块土地,或许当时谁也没想到,一个销售奇迹将在这块土地上诞生。

    40个亿的销售金额的确创下了中国地产销售奇迹。相当于同在上海浦东花木的著名高档物业仁恒河滨城半年的销售额;相当于4万/平方米的高端物业在一夜间销售10万平方米;相当于一个二线城市的百万大盘在一夜去化。

     一时间,“满城尽说星河湾”,星河湾一时成为上海同业议论和学习的焦点。必须承认星河湾的成功不是建立在偶然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务实的基础上。

     星河湾发迹于南粤,在南粤,广州星河湾无人不知,曾经也是高档住宅的典范,是公认的推动“华南板块”飞速发展的助推器。

    可贵的是,星河湾在房地产飞速发展的时期,不是蛮目扩张,而是坚持走高端路线和精品路线,口号是“打造中国的劳斯莱斯”,目前仅在广州、北京、上海三地开发,但是其开发的项目都是成为当地市场高端物业学习的目标。

    之前的广州星河湾的表现自不必说,今天的上海星河湾前文已述。姑且先看北京星河湾的表现,项目位于朝阳区东四环路朝阳北路,用地面积520亩,总建面约60万平米,2005年正式推盘,仅三个月便荣获北京高端楼盘销售排行榜第一。同年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规划学会,北京市城市综合开发办公室特地联合推出《走进北京星河湾》一书,此为政府第二次为星河湾出书存念。2006年12月根据官方数据统计,北京星河湾荣登北京住宅销售排行榜榜首。2007年上半年星河湾继续领跑北京高端住宅市场,销售佳绩再获北京高端楼盘销售桂冠。

    那么,星河湾为何能够屡创佳绩呢?笔者认为有如下原因:

    1、准确的项目选址

    星河湾对于项目选址有着很高的标准,比如上海和北京的项目都靠近CBD商圈,其地理区位优势结合项目产品,最终打造出一个个时代精品。

     2、舍得进行投入

    星河湾为了打造精品,可谓不计成本。在北京星河湾,“五辆专列进北京”的广告说的就是星河湾不远万里运输苗木与蜡黄石进京;为了创造出有韵律的天际线主动调整一部分建筑的层高而减少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了质量的瑕疵而敲掉几十万的观景玻璃。

     正是这种不计成本的投入,最终塑造出一个精品项目。

     3、 全成品销售模式

     上海星河湾开盘当日,已实现全成品,现房实景让购房者无需担心日后的质量纠纷,放心购买。

      4、细节的完善

    上海星河湾的品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细节的完善。

    比如园林,上海星河湾的植物品种并不罕见,但从植物到灌木都经过一到三年的苗圃养护,单株植物形态较好,且规格较统一。经了解,星河湾三年前已向苗木商定苗,苗木费用约500万,养护费用约800万。

    之所以长势良好,是因为施工深化十分细致,每棵乔木均有独立编号和明确点位,便于养护;同时采用大块肥土,利于苗木生长。

    比如项目水区,与常见的浇灌不同,上海星河湾采用的是雾喷,既强化了水区效果,也增加了园区新鲜氧气的浓度,给到此游玩的看楼客户以舒适的感觉。

    比如会所入口的石材,上海星河湾的会所入口采用菱形浅黄色石材和红色石材(类似金麻黄和霞红)间隔,由黑色石材分割,三种颜色对比强烈,折线形式比较突兀。给客户以尊贵感受。

     比如单元入口设计,上海星河湾从入户道路进入,所有入口形成入户小桥、灰空间、单元门厅3个层次。相较北京星河湾,增加了灰空间层次,灰空间处设置对景,内设置雨伞放置区,部分设置了信报箱。

     除了上述因素,星河湾还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在产品设计时的细心与创新,还有著名的 “五把尺子”行为规范,这一切都是其核心竞争力。

     更让人称道的还有其开放的心态,星河湾在对待前来学习和市调同业的方面,表现出了极佳的自信与开放的心态。对于各类同业,星河湾一贯是以礼相待,热情的接待、详细的介绍、诚恳的态度,得到业内的高度认同。

     正是一点一滴的积累,才造就星河湾的奇迹。比起通过用牺牲诚信换取的销售奇迹,笔者更推崇这样的成功。

     因为,只有加强学习、追求品质、诚信待人方是企业发展正道,歪招诡道最终会为市场所抛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