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所得税(1)
(2023-02-07 10:25:19)分类: 财税宝典 |
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起这个名字起得实在不好,让人费解。
其实应纳税暂时性应叫做“应纳而暂未纳差异”,就是“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现在不交将来一定交。那么出于谨慎性原则,现在就得预计进去。
换个角度理解。如果某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该项资产计税价值,比如某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那就说明会计计提折旧少了,所以剩下的账面价值就大;也说明会计利润就大了;但是税务局核算的利润小,所以税务局征税就少了;那么会计人很老实,就觉得是今年欠了国家的,出于谨慎性职业病,他觉得暂时不交的所得税就相当于是一种债务。或者这样说:会计人觉得应纳税,但是税务局说今年不纳税,以后年度该交时再说。这就是我称之为“应纳暂未纳”的理由。
再换个趣味法儿理解,如果某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了,那就说明暂时显得财大气粗,那就得纳税嘛,呵呵。这样一听,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就好记多了。
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正好与上面的应纳税暂时差异相反。
也可以叫做“可抵而暂未抵差异”。再用那个趣味儿法儿理解,如果某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了,那就说明吃亏了,那就得少交税嘛,呵呵。
三、如果某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该项资产计税价值,就可能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并不一定百分百产生应纳税暂时差异。比如,未来不可能转回,啥意思?比如固定资产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但很明显企业不行了,以后要连年亏损了,那这个未来年度也不用交了,不仅现在该项资产产生的应纳税差异我躲过去了,以后肯定也不用交,那你还确认应纳税差异这个负债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