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入理解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

(2023-02-07 07:52:29)
分类: 财税宝典

一、后续计量原理说起来很简单,入账时指定为以哪种方式核算,后续计量时就采用哪种方式。比如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进入当期损益,那后续计量时就这么办就行了。

二、书中主要例题是拿债券说事。如果以难余成本计量,还好说,只要利息调整时别搞错就行,牢牢记住利息调整额=摊余成本期初额*实际利率-票面利息,这就行了,只要不犯迷糊就行。              

三、难点在于,如果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进入当期损益,那些会计分录很不好理解。

比如,看看这个发行短期融资券的例子,

1)年末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时,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很难理解,我发行短期融资券,因为我信用好所以能在市场上流通,将来我还钱时是以证券面值加利息,它在市场上流通时涨不涨价关我屁事啊?它翻倍了我是按面值加利息还债,它贬值一半我还是按面值加利息还债,我管它公允价值变动干嘛?初一听你想的有道理,但谁让你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进损益呢?

既然你指定为公允计量且变动进损益,那你就忘了它是融资证券这回事,而只认为它是交易性负债就行,因为是交易性金融负债,它就有可能涨得离谱,比如网校讲义上举的例子,半年后最终价值不过是每张105,短期价值竟能涨到每张120,你别觉得不可思议,中国国债市场上真发生有这样的事,真的涨价超过了最终价值(面值加最终利息)。这样一想,“借公允变动,贷交易负债(变动)”也有一定道理。

2)核算利息费用时,借:投资收益,贷:应付利息(票面利率*面值),你会觉得很惊讶,为什么不是借财务费用、贷应付利息呢?没办法,你指定的是交易性负债的套路,那就得走到底。不过你要心平气和,如果你投资时不就是借应收利息、贷投资收益吗?你负债时借投资收益、贷应付利息也顺理成章啊,都是交易性金融工具的会计核算逻辑罢了。

3)最后结清时的分录刚看到时也很难理解,要把以前的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转入投资收益,这真的是头大。原来你是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现在借: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就完事吗?干嘛要转入投资收益啊,凭空增加理解难度干嘛,等于以前进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结清时进投资收益,将来期末做报表时,凭空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借方额和投资收益的贷方额,尽管对净利润影响是零,这不是没事找事嘛?但还是那句话,谁让你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进损益呢?你只能按交易性金融工具的记账规则走到底,你就忘了它是融资证券这回事,而只认为它是交易性负债就行。


收录于合集 #趣味学习很简单之会计
 93
上一篇为什么看涨期权又叫可赎回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