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明导读:3月27日下午16时25分,网友“朗贝勒”发布微博称,地铁10号线海淀黄庄站C1口一安检员上班时间瞌睡。其发布的图片显示,在地铁C1出口一台安检机的电脑屏幕前,一位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正低头瞌睡,而电脑屏幕上正显示着过检物品。该用户质疑,此举可能“放任危险品进地铁”。
文|杨应和
3月27日下午16时25分,网友“朗贝勒”发布微博称,地铁10号线海淀黄庄站C1口一安检员上班时间瞌睡。其发布的图片显示,在地铁C1出口一台安检机的电脑屏幕前,一位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正低头瞌睡,而电脑屏幕上正显示着过检物品。该用户质疑,此举可能“放任危险品进地铁”。(3月27日新京报即刻新闻)
有图有真相,这位工作人员睡意正浓,安检输送带没有因为他瞌睡而停止运作,一旦过检物中有危险品,通过安检机器把危险信号反馈到电脑,也因他沉醉于美梦顺利过关,公众安危也一同抛弃到九霄云外。无疑,这是一种严重的失职行为,应当追究责任。
地铁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化城市的快速发展交通工具,改善了原来交通拥堵的现象,其实惠、快速、便捷等特性,深受人们喜爱,也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一部分。与此同时,为规范其运营,确保各方合法权益,各个城市地铁部门都制定相关条例,其中,安全是重中之重。
在地铁出行程序的第一关,乘客随身携带的大箱小包都要进行安检,必要时,乘客还要接受人身检查。限于目前安检技术,安检机在检测出违禁品并没有相关提示功能,所以安检员所有注意力时刻集中在屏幕上,考虑到过度疲劳因素,形成15分钟换班制。这么短的时间都不能坚持下来,打瞌睡无疑是责任“抛锚”,直接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让乘客失去安全屏障,就会带来灾难隐患或巨大事故,细思极恐。
地铁安检容不得半点马虎,安检员要精力充足,时刻保持警惕心理,严格执行安检程序,让违禁品无处遁形,让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第40条对安检人员工作有明确要求,可是再严格的规定不能仅仅停留在纸上,要真真切切一丝不苟地执行。
想要追问的是,为什么安检员打瞌睡是网友发现,而不是地铁内部人员监督发现的呢?这说明地铁管理有漏洞。虽然地铁公司业务外包,安检公司没能“履职履责”,地铁公司同样也没有尽到监督责任。
生命至上,所以安检责任重大,不管安检员什么原因打瞌睡,规则就是规则,要严格恪守,不能特殊化。安全面前丝毫不能懈怠,而事故往往在麻痹大意中降临。
地铁和安保公司应当汲取教训,加强安检员的职业精神教育、让安检规范化和专业化;同时查找安全管理漏洞,完善安全管理模式,做到管理考核精细化,值班民警对安检员工作不定时的巡逻监督、地铁和安检运营公司的监督,这样,才能提升地铁的安全系数,让乘客放心。
地铁安检主要是检查旅客及其行李物品中是否携带枪支、弹药、易爆、腐蚀、有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