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周明华
不管是花虎还是白虎,也不管是胖虎还是瘦虎,如果它的牙齿和虎爪没有被人类打掉的话,老虎真的不是吃素的,它是要咬人吃人的。想想这个后果,是人都会毛骨悚然的。而且最近老虎吃人的事件真还不少,频频厮咬着人们的神径。就在2016年7月,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一对夫妇和妻子母亲驾车进入虎区,妻子下车后被老虎叼走咬成重伤,其母亲下车救女被老虎转移厮咬方向将其活活咬死。
虽然而今,北京野生动物园最终这家人运气好,未碰到一只白虎来巡山,未发生涉及游客的安全事故,但这样的镜头还是看得人心惊胆战、后背渗汗。
在明话看来,这一起侥幸的“未发生安全事故”的虎区下车事件,较之去年“北京八达岭老虎吃人”事件,从某种程度上说,性质还要严重、危险和恶劣一些,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这次故意下车的不仅有成年人,还有多名被大人带下车的未成年人,这种“以身食虎”的行为,不仅是大人上演“作死”的节奏,作为法定监护人的父母,居然还要拉上多名自己的弱小的孩子一道去“试虎”,看老虎究竟是吃肉的还是吃素的。
显然,将他们置身于“随时可能遭遇白虎袭击”的高度危险处境之下,显然就远不止自己本身要“作死”,更是一种放任监护权的严重的不负责任的违法行为。他既可能伤害自身,也危及孩子的人身安全,并对社会构成潜在的负面伤害。因为,他们这样蛮干,既没有依法履行自己的监护职责,更严重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第十一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我国早已签署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也曾明确:“保护儿童在受父母、法定监护人……照料时,不致受到任何形式……忽视或照料不周”。不用说,在这起事件中,如此牵着孩子下车“赏虎”,是无益于孩子身心健康的行为,是明显的“忽视或照料不周”。
不过,我们在强调应追究监护人法律责任的同时,不得不面对这起事件最终未产生实际危害、“发生事故”的行为的实际,究竟如何处罚追责,并未有现行相关法律的明确规定。不得不说,这恰恰是当前社会面临的短板所在,这事实上也是长期以来我国儿童伤害意外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日前,明话(微信公众号:明话全媒)看到过一份统计数据:“中国每年近1000万个孩子受到意外伤害,大多数与监护人的疏忽失职有关”。若这样的短板存在,那么类似监护职责缺失的行为就还会不断发生。
再来看一个类似的例子,今年2月27日,在四川眉山一小区门口,一位父亲将年仅7岁的儿子用绳子捆绑后吊在河面上,欲放入河里,儿子撕心裂肺地惨叫“求你了爸爸”,父亲则不为所动,还不停地出算术题给儿子解答。稍加留意,我们便清晰地听到,现场围观的人群中,发出了不少笑声。他们为何发笑呢?是不是认为这种教育方法真的很好笑?难道他们没听见过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吗?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人及时站出来斥责这个狠父的行为才对呀,如果不听劝,甚至可以报警来解决。
不用说,眉山这个父亲的此等行为,吊起的是孩子幼稚的肉体,掉脱的是人文关怀,特别是最基本的人性。也有违《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儿童权利公约》里对未成年孩子的保护规定和精神。那么,面对这些频频出现的违规者,怎么办?首先,我们还得不断地提升公民的文明素质,提升他们的规则意识。其二,就是配给必要的制度性强力矫正。但是,很多时候,人们因为对不幸者的天然同情,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淡忘了规则意识。显然,这对我们社会文明体系构建造成潜在的伤害。
就拿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食人事件之后,由于老虎咬死了人,还重伤了那名下车女子,人们就在同情弱者之后,不再关注“守规”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追究违规者的责任,大不了打听一下女子索赔的金额。另外,宁波动物园老虎咬死违规逃票撞虎区的男子被老虎咬死后,引发的探讨很多,但也未有对违规行为追究的讨论。是的,伤者很弱,死者为大,我们应该抱有足够的同情,但同时应启动规则破坏者的行为追究机制。唯如此,才能以儆效尤、震慑后来者。(微信公众号“明话全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