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484467787/0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484468560/0
文|周明华
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对奥运金牌得主进行非常厚重的物质奖励是一种惯例。有些是用财政金直接奖励,有些是热心体育的企业家慷慨解囊,出钱重奖金牌得主。不过,对他们的奖金免税,也是这些国家的惯例。不过,也有极个别国家反其道而行之,体育运动员个人所获奥运奖金也必须得老老实实地交上个税,并且税率还不低。拿美国来说,最高需要交39.6%的个人所得税。
美国这些极少数国家,要获金健儿出血交个税,颇似有些不妥,并且还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似乎情理上也说不通。地球上的大多数国家都这样认为,在奥运会上夺金,战胜众多选手,按理说,这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为国长脸争光的“伟大善举”。况且运动员平时也付出了那么多的汗水和劳动,事实上也给国家带来的荣光和隐形价值,是无法用金钱的数目去简单丈量的。由此,几乎大多数国家都将奥运金主视为“民族英雄”。他们是国家的骄傲,是宝贝疙瘩,人民的功臣。
不过,明话个人认为,奥运这些年确有一俊遮百丑之嫌,很多显现的和潜在的负面东西,未能被提及。往往是这样的一番光景,一个运动员夺得一块奥运金牌,等于9个贫困县一年的收入总和。中国体育场馆(地)的开放率偏低,以2011年为例,全面开放率为44.1%,部分开放率的21.3%,尚未开放的是34.6% 。许多体育场馆(地)即使开放,或收取高费用,或只对特权人群开放,体育资源浪费严重。不仅是中国,其他重奖运动员,未让获金运动员上一分钱税的国家,对奥运场馆的再利用率均低得出奇。
而另一头呢,全民体育的基本设施的配给情况,却糟糕得很。大多数国人,几乎是没地方运动。在这样的语境下,其实再多的奥运金牌,也遮不住孱弱的国人公共体育设施的长期贫弱。拿我所在的一个省会城市来说,前些年,吼得凶,叫中小学校开放体育场馆,我爱打乒乓球,爱打羽毛球,偶而也打蓝球。不过,能打的地方要钱,而且场馆整得很豪华。往往是,一所学校的保安就可以轻松决定你能否进学校打球。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夺金诚然可喜,但事实却是无情的,中国是奖牌体育强国,而非全民体育大国。再说白点,奥运热闹其实是少数精英的私人欢乐盛宴。
所以,明话个人认为,如果要重奖摘金运动员,就得向其征收个税。我们来看看美国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吧,奥运会虽属运动员展示个人舞台,夺金后也的确为国争了光,但这种为国争光似乎与保家卫国奔赴战场有所区别的。我们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一些运动员可以因为各种原因拒绝奥运会。比如,参加奥运比赛,个人可能根据自身原因退赛,但握枪上战场呢,却不能有一丝这样的念头。再如,科研人员获得额外奖金,在全球大多数国家,这些科学家也得上个税,我们敢说这些科学家对国家科技发展没有贡献吗?
当然,我们也需承认,中国运动员眼下能够在奥运赛场上夺金的很多项目,不具市场前景的;换句话说,这些运动员如果不靠体制给予保护,势必使其很难为继。于此,对奥运金主的重奖,其实像是一种体制补偿。不过,体制不可能成为一把永不漏雨的保护伞。一些体育项目完全可以多从市场和全民体育运动出发实现有机结合,逐渐减轻“体制”呵护之力,最终让其避开单纯的“死金”争夺。这样做,是对纳税人的尊重,也是对国家财政的尊重。
明话传媒声明:A、本文系署名作者授权原创首发,未经许可,任何媒体平台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合作及其它事宜请私信新浪微博 @周明华_ ;腾讯微博 @周明华。或电邮至zhoumh8899@qq.com 欢迎关注周明华的微信公众号zhoumh9 ;B、本平台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由单篇阅读量计酬。请顺附作者200字简介和近照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