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郎直笔# 为了治理空气污染,岂能将大多数中小饭店强制关闭?

(2016-08-01 13:07:02)
标签:

杂谈

防治大气污染不能“因噎废食”

    魏文彪

    日前,有网友报料,河南商丘市为治理大气污染,将市区和县城的大多数中小饭店强制关闭,不少企业也被要求停产,给当地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影响。7月30日凌晨,商丘市回应称,将对原不达标餐饮饭店油烟治理进行集中验收,该市梁园区亦废止要求企业关停的通知。(7月31日《南方都市报》)

    政府对饭店与企业并非不能强制关闭、关停,但前提是饭店与企业存在违法排污的行为。而像商丘市这样为了防治大气污染,一下将大多数中小饭店强制关闭,显属严重影响居民和商户正常生活和经营的行为,是一种“因噎废食”之举。

    好在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引爆舆论之后,商丘市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相关部门严格标准,集中验收,以利民便民为基本原则,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主动性,确保餐饮饭店正常营业不受影响。这些都是必要的纠偏之举。

    只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说到底,还是人治观念根深蒂固,法治思维淡漠缺失。各地政府可以搞短期的专项整治,但是必须建立在合法依规的基础之上。只有真正强化职责意识,立足于平时严格依法执法,才能杜绝此类“因噎废食”现象再出现。


不妨建个“高温津贴发放公示榜”

周稀银

    记者在石家庄市、邯郸市等地调查发现,有大量户外劳动者没有拿到高温津贴。相关专家表示,由于宣传普及不到位,很多劳动者并不清楚可以领取高温津贴,加之相关政策缺乏刚性和细则,出于对经济效益的考虑,大批企业单位选择规避这些政策,劳动者实际上难以维权,致使高温津贴政策落实出现尴尬。(7月31日《法制日报》)

    高温津贴发放所遭遇的兑现尴尬,几成劳动者的“心病”,也是政府职能部门的执法难题。在加大执法力度、抽查力度和处罚力度的同时,政府对未落实高温津贴相关规定的用人单位进行公示曝光,或许是一个不是办法的好办法。

    一方面,便于各地灵活掌握与运行。在各省份高温津贴的发放方式和标准上不尽相同,而仅仅依靠执法部门的抽查也是力不从心。建立相应的公示榜,将所有用人单位的发放进展情况予以定期公示,通过执行较好的发放行为,反衬那些逃避发放行为,让那些无良用工单位面临诚信危机,从而倒逼他们自觉给予用工应有的高温津贴发放。

    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劳动者投诉维权成本。一旦政府定期公示用工单位的发放情况,一来有利于社会监督,让那些试图逃避发放的用工单位无处遁形;二来便于劳动者按图索骥,可以名正言顺地向单位要求兑现。更为重要的是,劳动者可以通过公示榜的进度与发放标准,掌握并得到自己应得的津贴,而不再任凭单位决定是否发放,或者单方面冒险与单位“对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