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班抢红包,老板罚款500元,重否?过否?#周郎直笔#

(2016-01-06 23:11:18)
标签:

杂谈

上班抢红包,老板罚款500元,重否?过否?#周郎直笔#周明华/文

(01)
 
哦,有大喜也,老板在群里发红包啦!有手脚麻利者食指一按,抢到一个微信红包。不过,高兴劲儿很快烟消云散,原来这是老板在测式员工的“敬业精神”所处的段位情况,看职工是否上班玩手机。
 
这事儿有点新鲜,没听说过吧。1月6日的《成都商报》说,“红包是老板自己发的。”据悉,当天有3人在工作时间就“抢红”得手,其余员工在中午12点左右才下手。随后,在工作时间抢红包的3人收到罚款500元的通知。
 
这三个“涉红”的员工冤吗?明话哥认为,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近年来,微信抢红包的确火得一塌糊涂,火得没日没夜,甚至不分时段场合,抢者大都是低头作翘食指状,摆好欲压指肚的姿势,只待红包亮闪,一指下去,拼的是专注,拼的是“人品”,拼的是网速。于此,往往是“不顾身旁风雪雷电,抢到红包我就来电”。
 
在上班时间如此专注,实际上与嗑瓜子、打纸牌、打游戏、炒股购基金一类行为没有本质区别,属于职业精神不彰,是“慵懒散浮拖”作风病的又一表现形式。
 
(02)
 
对此,公司老板罗先生也直言不讳的说,公司属于特殊行业,关系到千家万户安全,容不得一点马虎。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三个员工受罚,一点不冤。
 
报道中称,这家公司,之前曾发过规定的通知,“从2016年1月1日开始,上班期间严禁玩手机、聊微信、发朋友圈。”诚然,公司处罚有违规定的职工时,应依据《劳动法》。但公司在管理职工时,只要没有违反现行法律法规,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即便罗老板这次发红包属于“钓鱼执法”,也不妨碍违反公司规定的三个职工受到处罚。试想,如果违反公司规定可以不受罚,那么,公司的管理制度就徒具观赏性。
 
但话又说回来,罗老板这样的处罚方式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一是处罚金额不宜“张口自定”。上班抢红包固然不对,甚至由于公司的特殊性,会影响安全。不过,罚有度、惩有限,怎么说也得拿出一把可资量化的明亮的标尺来。老板虽然是老板,不能说罚多少就罚多少。
 
如果仅仅凭老板或某个高管的任性的表态,500元的金额就这么一锤定了音,那这与草堂班子的管理手段没有区别。天马行空、一腔热血,罚远离了手段,独成目的,凸显出的不是企业的人性化与制度化,恰恰是“权力化”与“情绪化”,甚至是已经驶临侵害员工合法权益的边沿地带。
 
顺便问一下,动辄罚款500元的规定,之前在公司内部公示过吗?
 
另外呀,近年来颇受争议的“钓鱼执法”,所含的正面意义和被处罚者的认同感原本就很稀薄了,罗老板犯不着来趟这浑水,来拭其锋芒。是的,员工上班抢红包违反公司规定,那同处特殊行业的更加重要也更为特殊的老板,就更不应该玩忽职守、知规犯规,来故意玩心跳,测试员工的工作专注度,如此行为本身就带头违反公司规定。若要逗硬重罚三名职工,那罗老板你请先。如果只罚职工,自己置身“罚”外,那势必透支着公司制度的严肃性、公正性和公平性。
 
(03)
 
其实微信群里发个小红包,让群友们拼拼手气,多数情况下,是为了让大家拼出“人气”,活跃一下团体气氛,提升一下大家的活跃度。除了极少数土豪群,动不动就发大红包之外,大多数内部群,抢红包更多是为了玩一下,逗一下,纾解一下绷得非巴巴紧的神经,群友们其实并非冲着那一元、两元钱去的。大伙儿也知道,天空再蓝,也不可能自动掉馅饼;红包再闪,施主发包次数也有限。所以,靠守株待兔、眼急手快、专抢红包,是发不了财财的。
 
此时,单位内部群,更多的是为了传达信息、沟通有无、交流感情。真正为了抢一个小红包而放下手中活计的主儿,恐怕少之又少。
 
所以,罗老板在强化公司纪律这件事上,完全可以不用这么激进,应该更平和、更亲民、更人性化一些,没必要这样真刀真枪地重罚。大不了在强调工作纪律之后,“意思意思”一下就行了。要知道,这次在群里重罚了三名职工,下次你在上班时间在群里发任何公司重要消息,还有人甩你吗,还有人愿说“得令,看见通知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