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舌如刀】标厂价的“治药品虚高”杀手锏为何不用

(2015-03-11 18:44:34)
标签:

杂谈

https://mmbiz.qlogo.cn/mmbiz/OuO9MxlD36gEa1zpZlPEwNv1ROEpTpnKXW9uNVdaYtnuLicQ42AVvvTxDlDIAGYcPCB7Y89sdTRWqO4kNNiaEQzw/0

周明华/   

近日,老周先后在《现代快报》和《北京日报》上读到两则药价虚高的报道。“出厂价20多元一盒的抗癌中成药芦笋片,医院售价达180多元。”当前,一些抗生素新药、抗癌类药品价格虚高的现象普遍存在;“90%以上的药品都有降价空间,价格砍掉50%,一点问题都没有。在广西代表团的小组讨论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广西花红药业董事长韦飞燕可谓自揭内幕、一语惊人。


年复一年,看病难、看病贵成全国两会热点话题,酿就这个痼疾的根由是医药不分、药价虚高,这几乎已成公开的秘密。而且,近些年来,随着公费医疗的渐次取消,看不起病的已不再只是百姓的“专利”,不少官员也进入此列。据《中国经营报》称,8日,在全国政协会议的总工会会场,委员罗茂乡发言:我们单位一个主席,厅级干部,为了看病把房子都卖了。得到的大病医保补助非常少。药价虚高这个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困难职工三分之一以上因病致贫。

https://mmbiz.qlogo.cn/mmbiz/OuO9MxlD36gEa1zpZlPEwNv1ROEpTpnKcCsnxg1iaOVOiaHLfonBOPhZVibNYjLSHH2BoicS6bymHiaXHwnLv3BHBicw/0

据央视之前的一份调查称,北京一种6毛钱的药到医院卖到12元,中间环节利润达2000%以上;山东一家药业公司生产的规格为2毫升20毫克的盐酸奈福泮注射液,出厂价为每支0.32元,医院零售价为21.26元,中间利润竟高达6500%以上。这类表面上看像极端个案的例子,以及关于药价虚高的根本原因的分析,早就如汗牛充栋,但求解的步子却一直迟缓。病根只见曝光,似乎难见疗伤。


所幸的是,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较为鲜见地公开明确地提出“破除以药补医,降低虚高药价”。这样的好消息,让人对尽快拉降虚高药价充满期待。如何“治虚”呢?核心就是要打掉中间流通环节。笔者暂且不说其它办法,应尽快使出在每种药品上标示药品出厂价这一杀手锏。据媒体报道,在2005年底,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一名负责人就曾公开称,自2006年起,“药盒上将试行标明出厂价,让老百姓买药心中有本账”;到2007年底,国家发改委再度表示,拟刚性规定并推动药盒标出厂价。但不知为何,这一举措至今仍旧在“怀胎”之中。

https://mmbiz.qlogo.cn/mmbiz/OuO9MxlD36gEa1zpZlPEwNv1ROEpTpnKxtuLnED7Zria4WyeCsia2AOI0HP7NFWNIhJmaf0icLXtuYhqicZf7j2TXw/0

人是血肉之躯,生老病痛,无人能幸免。一边是手捂痛处因囊中羞涩望医顿脚,一边却是“药品们”雁过拔毛,道道关口潜伏着一双双隐形黑手。作为百姓生命健康安全“守夜人”的各级政府部门,这个夜怎么守?为百姓生命健康,手中的那把医疗“药勺”舀得咋样?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现在这杆秤真的已经倾斜了。缘何倾斜?我认为除了医生职业道德局部滑坡之外,根源还是诸如“药标出厂价”之类的一招见效的办法仍“怀胎”数年一直难以临盆所致。


     要说原因,有关部门不是说牵涉的面太广,触及的问题太多,就是说新医改抵达深水区后,各种利益的廓清尚待时日。或许真如有关部门所称的这样制约环节较多,但我们联系到大多数百姓看病贵的无助与急迫心情时,是不是该先动起来再说呢?记得武汉市副市长刘顺妮曾大声呼吁过,政府应要求药企公布药品出厂价。武汉从2010年1月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公开标示出厂价,几月后,这措施为百姓省下了3000多万的药费。若大家都像武汉这样先行先试地干了再说,那么那些“回扣医生”“药品代表”真还无从下手。

(赞同博主的观点,请在下面“打赏”处赏我一个铜板,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