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分类: 明话直说 |
周明华
近日,一些小学生神一样的作文“逼疯老师”,并被网友大量转发。有学生为写挫折,竟让家人“去世”;有学生写道:“今天是雷锋日,我拾金不昧。在公园捡到一亿元,全部都是10块钱的,有一本语文书那么厚!我把钱交给警察叔叔,受到了表扬。” 还有学生写道:“我今天看到一个老大娘从口袋里掉出了4张500块钱。我马上捡起来还给老大娘……” (3月30日《成都日报》)
此类“神一样的作文”存在的时间已经较长了,他们有较明显的特点,就是凭空想象、胡编乱造。“雷锋精神”不编造得浩然正气不罢休,个人意志不“塑造”成坚不可摧不罢笔。不过,当前我们更该去追问谁在“逼疯”着我们的孩子。其实,几个语文老师和家长被“神作文”“逼疯”并不可怕,大不了将“神作文”当笑话看,“笑场”过后没有后遗症。但正在发芽长枝的孩子呢,他们被“逼疯”之后,其身心将受到难以抹去的伤痕。
当然,对此类“神作文”我们已无惊讶的理由了,看看现在的影视题材及节目,以及各种千书一面的作文教材读本,都在一阵风式地瞎编、戏说、恶搞着我们的诚信度原本就不是太高的现实社会。中小学作文在这种语境与功利文化影响之下,将说假大空话当习惯、将活着的父母“写死”衬托自己顽强品质、将编“捡钱还老大娘”的故事当心灵美等作文频频出现,并不为怪。在此类“主旋律作文”之外,各类早恋、早熟作文也不少。诸如“木质地板发出呻吟……然后一起在挣扎中甜蜜……相见情动”……十一二岁的孩子之所以会发出这种 “呻吟”声,还不能怪孩子,我们更该及时反思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和“催熟教育”。
学生作文原本该表达与他们的青春成长轨迹同步的真性情,记录他们思考如花般生命的真感情,而今却成了小人装大人,隐含内心真实想法,为文字、为分数而作,阅读仅为应试,这便有写作中改写他作、套用成文甚至剽窃的行为。因此,作为成人来说,与其在孩子的“神作文”前作吃惊状,不如反思一下我们现在中小学作文培养和命题上存在已久的思维定势;不如尽快检视我们的成人空间,从哪些方面长期忽略了孩子们的本真的心灵感受,别总是以成人的教育习惯和功利思维去“催熟”他们,去比量他们的作文技能。
另外,在反思作文教学的同时,我们日渐感觉到,当前作文教学似乎习惯于把孩子“框进”一个静止的空间,这个框由很多传统的教育体制和思维模式铸造而成,且渐有固化迹象。有此“硬框”存在,必然限制着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他们几乎照着家长、老师等用统一尺寸铸好的“思想模具”去作文,在孩子头脑中往往会形成“非此即彼”的单向思维。似乎是捡倒钱送警察叔叔的孩子是天下最乖的孩子。这种作坊式写作,根源上练坏了一种行文品质,也剥离了孩子接到苍生地气,遮蔽他们客观认识社会了解人生的视野,甚至麻木了他们构筑独立思考的幼小的心灵。
所以,逼疯老师的这些“神一样的作文”,其实更像是一面鲜活的镜子,形象而直白地照出了我们当前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现实疲态,反映出我们的教育模式固化的真实外象,说明了成人世界对正在拔节生长的孩子们的心灵健康仍缺乏必要的呵护。是到了该反思我们的作文指挥棒是否指错了方向,我们的成人世界是否对孩子的价值观构成负面影响的时候了。不然,会有更多让阅者“疯狂”的“神作文”冒出来,刺激着大家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