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大紧缺的不是化学“神曲”而是魂魄

(2011-10-20 10:25:44)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时说

北大紧缺的不是化学“神曲”而是魂魄
(北大现任校长周其凤先生)
周明华/文

2010有《忐忑》,2011有《化学》。“父母生下你我,是化学过程的结果;你我的消化系统,是化学过程的场所……化学,你原来如此给力;化学,难怪你不能不火。”18日,一段由北京大学校长、著名的高分子化学家周其凤作词,北大中乐学社演出的《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合唱视频爆红网络。有网友点评为“不伦不类,天雷滚滚,斯文扫地,仅供娱乐”。(10月19日《新快报》)

 

我不能不说,当我听了这首被网友戏称为“其凤体”的《忐忑》神曲之姊妹篇《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后,的确生发了短暂的豪迈之情。原因可能是这首歌的曲调,借用了革命歌曲的那种高昂调门。但很快,我咋听咋觉得,北大这群青年学生在宽阔的音乐大厅里,用“白色正装”加“字正腔圆”所表现出来的味道有些变异了。此时,我再次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咱们乡下曾传诵的一首打油诗——“爹妈生我不为我,只为当时图快活;翻云覆雨不眠夜,不想十月结了果;妈妈怨,爹爹愁,丢在地里自个长”。可以说,前后两首歌的“俗意”不相上下。

   

虽然周校长在这首歌里面,注入了“化学”元素,这看起来似乎增加了些许学术味道。但依然让人感到有些俗不可耐。原因很简单,这种口语化实在太过分了一点,这等明显媚俗的语言,亦如坊间打油诗,在学术钻研之余,用来私下调节一下紧张气氛,或娱乐一番烦闷心情还可以,要如此登上一个作为民族的精神高地与集散地的中国名校的大雅之堂,让众多学子一本正经、整装齐唱,让指挥家挥棒表达艺术情怀,让演奏家激情豪迈地挥洒十指,就明显别扭和雷人了。这种宏大、高雅的场景与无厘头内容形成极大反差。

   

这真还不是笔者尖酸刻簿,要一个劲地去鸡蛋里挑骨头,而是作为大学校长,即使是工科学者,是一名高分子化学家,也不能这般入俗与媚俗、这般无聊帮闲的。若周其凤先生不是北大校长,而是芙蓉姐姐、兽兽、凤姐等网络炒作悍将队伍中的一员,如此无聊填词,我们倒也作罢,也跟着“神曲”一下,因为这是自身文学素养与人文情趣的不足嘛,正常得很。而且还可以去参加中国达人秀,与唱《送你葱》的“花菜甜妈”去比拼一下唱俗歌词的技艺水平,说不定还会摘获“化学辣爸”的江湖侠名。

 

但北大校长毕竟不是只用来扯扯网络人气的噱头。拿周校长的前任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北大校长来说,不管是大骂吴佩孚的蔡元培,还是学贯中西的胡适,也不管是出身于工科还是文科,他们身上不仅有一股独立精神与敢言骨气,而且个个均是学富五车的文学与人文大家。当前北大缺的不是这种让人捧腹一笑的“神曲”,而是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魂魄”,是引领这个民族前进的精神火把和灯塔。因为大学若精神匮乏,必然形成一种思维僵化、惟命是从的官场气氛,进而表现为对权贵和世俗的附庸化、追随化、娱乐化,求虚名、逐短利,这也是在中国大学大师冒不出来的根源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