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若无公车私用,天天都是“无车日”

(2011-09-22 23:32:19)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时说

周明华

9月22日,第五个无车日。各地官员都带头响应今天无车的号召,低碳出行。广州市在这一天,封存全市党政机关90%的车辆,仅保留10%的应急公务车;这一天,杭州市为市民提供6万余辆自行车免费租凭;22日这天,记者遇到经常坐地铁上班的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他说:“绿色出行应力所能及的身体力行,能坐地铁为啥要开车呢?”(9月22日《人民日报》)

 

与广州无车日当天封存九成公车相映成趣的是,陈光标在17日那天,在南京街头抡锤砸毁一辆6.0升排气量的“大奔”,并声称,响应无车日,为了环保,应把汽油价格提高50%。我当时就撰文称,走上环保与缓堵前台的不该是作为民营企业家的陈光标,而该是公车车主。对二、三线城市暂且不说,就拿我国十多个大城市来说,要避免无车日成为“轰轰烈烈一天、冷冷清清一载”的尴尬场面,需要从严管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央企和国企的公车入手,大幅挤压公车的出场率,这样城市拥堵与减排不力的状况可能会得到极大改善。

 

记得前些年原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推算的“全国开展‘无车日’活动一天,全国可节省燃油3300万升,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约3000吨”的数字。这几年全国机动车拥有量仍在增加,想必单就“一日无车”,这个有害气体减排量又增加了不少。若一年不是仅一天无车,每周一次无车,有害气体减排量还会更大。若所有未有特殊执勤公务的干部都坐公交上下班,那这样的形态公众是乐见的,也是他们眼中最美“无车日”。因为这对城市有害气体减排贡献较大,而且还会起到效范作用,并连续拉高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层级,从而带动更多车主,加入少开车、多低碳出行的滚滚洪流中。而更为重要的是,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也会得到缓解。

 

那么如何管好公车,防范公车私用呢?我们需要法律性、制度性和监督刚性的整治公车私用的措施跟进。记得全国政协委员冯培恩和刘光复曾在全国“两会”上称,每年各级政府官员公车私用费用达2000多亿元。据测算,公车用于公务的时间仅占三分之一,其余时间被用于一些公职人员的私事上。两名委员所称不缺现实镜头照应,只要我们稍加留意会发现,由于油价上涨,“轿车一动、油费惊人”,这使得奔驰在大街小巷的轿车队伍中,常发现公车之影。原因很简单,这些公车烧“公油”或许会心痛,但不会如烧“私油”强烈。

 

实际上,公车运行无国别,若监管缺失,任何一辆公车都有“私奔”欲望,而且这种冲动只会越来越强烈。之所以我国一大群公车好“私奔”这一口,只因当前“公车们”被监督的体系设置仍显疲软。公车管理,实则是一场权利与利益的较量。所以,对一些地方存在的公车私用问题加强管理,并解决途径,为城市减排与治堵开路,已成为社会共识。有严管公车先行,“无车日”才会增多,才会使公仆以身垂范,将节能减排的举国能源忧患意识注入民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