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市长街头跪民,维权村民“伏击”跪官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时说 |
周明华/文
8月22日这天,笔者非常凑巧地在《南方都市报》上读到两则与官员有关的下跪新闻。其一,8月21日,韩国首都首尔市市长吴世勋为学生免费午餐公投到街头拉票,向广大市民下跪,吴世勋称,若与“免费学生午餐”有关的公投得不到民意支持,他将辞去市长一职;其二, 8月19日,长沙市数十名村民利用地形埋伏,拦下市委书记陈润儿和市长张剑飞的车,一同跪求解决问题。
这两起下跪,“跪因”虽然都是官与民之间发生的故事,但一经对擂,我们便很容易从中嗅出不一样的味道来。作为首都的一市之长,吴世勋所倡导的行为,虽然竞争对手称之为“公开作秀”,但我们却很清晰地看出这个“秀姿”很贴民心窝,也很动人。因为他所提的是为中小学生的午餐提供“全免单”或“部分免单”的两种公投方案。如此为教育大计焦虑的“秀”,对任何一个国家的公民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可以说越多越好,越高调越有影响力。所以吴世勋的这一跪是官跪民,是为收获民意而跪,是为教育振兴而跪。
反观国内,不仅官员为民谋利而公开下跪的场景绝无仅有,反而是长沙这样的“民跪官”镜头频频曝出来刺痛国人眼睛。长沙的这群村民拦车喊冤,他们正好是打了一个颠倒,是无奈村民的跪官行为。报道称,这些拦路下跪的群众是该市岳麓区橘子洲街道办事处天马村的村民,他们已在此维权近一个月了。试想,如果这些村民还有一条可以成功维权的路可走,如果更基层的官员能及时纾解他们心中的悬疑,那么,这些村民是断不会如此不顾尊严地轰然下跪在书记与市长面前的。当我们社会及时化解矛盾只剩下“跪官”这条灰色路径时,我们的相关的“减压阀”机制便是形同虚设。
诚然,一些集体下跪事件的发生有着不可预知性,但纵观近年来各地发生的类似事件,均是小病酿成的大患。对小疾患出现时,我们的诊治体系总是漫一拍或几拍;我们的释放压力渠道总是未及时安置或长期虚置。不少官员习惯于将百姓的利益诉求当人人可踢的一只皮球,小机关踢给大机关,大机关就踢回给小机关。如此几个来回,百姓反映的问题便在机关办公桌上没完没了地踢来踢去。拿这群村民来说,他们的权益表达是法律赋予他们的正当权利。但却遭遇了种种淤塞,他们的知情权、举报权却一直得不到应有尊重。
各级官员及时疏导哪怕是细微的民怨,将小事尽快调查并化解在“跪闻”之前,这一直是公共机构重铸“官民互信”基石之首选。但这些村民一月维权下来,仍难见动静,显然是基层官员未把人民群众的合法诉求当一回事。这无疑更让人忧虑,因为,这真实地折射出一些公仆对民意的诉求仍很冷漠。总之,首尔市长吴世勋为民的福利而向民下跪,理该触动一些被人民群众频频跪求办事的公仆的神经,到底我们为民伸张正义、为民服务的工作做是咋样,是否已离他们的要求渐行渐远,是否该尽快从频现的“下跪事件”中产生深入骨髓的制度性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