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官配本田专车还不值得媒体监督?
(2011-06-17 18:09:5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时说 |
周明华
在中央纪委严查公务车辆超标的关键时候,陕西旬阳县国土资源局曝出违规购置超标车的新闻。该局曾花二十多万买了一辆东风本田CRV,花三十多万购买了一辆2.5排量的局长专用车,同时还一次性动用七十多万元购置十辆捷达车配给基层土管所。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面对采访,旬阳县国土资源局赵局长非但未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反而说这些问题不值得媒体监督。(6月16日《华商报》)
配置动辄几十万元一辆的豪华专用车不是新闻,对媒体曝光后,旬阳县国土资源局如此置若罔闻、气定神闲,且大有指点记者要“思想开窍”,跟着赵局长一道认为“不值得媒体监督”,倒是新闻了。说者无意,咱们听起来却有些刺耳。赵局长之所以未意识到超配豪车的负面作用,是因为或许在他的潜意识里,超标配几辆数十万元一辆的豪车,压根儿就不算啥事。毕竟他们局的这一系列购车行为,都是既有县纪委的红笔签批,又有县政府采购中心的备案手续。显然,这些本该有所作为的关口出于种种原因都故意放了鸽子。
问题便出现了,赵局长认为这不算大问题,在他们县或市上,同类问题可谓比比皆是,你记者若真认为这种超标配车有监督的价值存在,那你不妨从县国土资源局的机关大门走出去,到县里其他局里去看一看,到那时,记者就会产生力不从心之感了。因为超配处处有,而监督却处处无。并且超标配车在全国各地,几乎已成公示之丑。这从当前我国公车数量的庞大阵容便可窥其究。据保守估计,每年公车消费支出1500亿元-2000亿元。而去年11月初,央视披露北京公车已达70万辆。在高油价、高维修费下,每辆公车不含司机工资,每年费用保守也需8万元,一个北京就是560亿,可以想见全国单消耗在公车上的费用,2000亿真还拿不下来。
其实,车轮腐败之困,困得过世界性难题吗?没人会信。关健是没人对此动过真格。实际上,只需下一狠招,将所有“坐轿上下班”的官老爷拉下轿,除去他们脑中的“特权意识”,或许就立马见效。况且我们压根儿不缺规定,缺的是政策的不折不扣地执行。我国1988年10月由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发布《中央国家机关汽车配备标准的规定》,对官员配车标准规定为副部级以下干部不配专车;1994年,中办、国办又出文明确界定:副部级干部不配专车但保证用车。两规定与许多国家专用公车的规定相当。拿赵局长来说,一个小小的科级干部,竟配二十多万元的专车,不仅当属违规,而且像公开耍横。
要刹住公车超配、公车私用之风,靠的是要将特权思维装进笼子,并将监督权还之于民,让人民有权制约官员的公车乱配与公车私用。我国香港特区政府部门公车的所有采购信息、数量、型号都可在政府物流服务署查到,而香港的媒体掌握全港高级官员的公车车号,这些信息都置于阳光之下。这使他们创下了仅20辆公用专车的奇迹。世上没人嫌特权加身,只不过香港的监督到位,才使公车乱配难以立足。是该来一次壮士断腕式地革除特权思维的行动了,不然,过不了多久,比乱配豪车的旬阳县国土资源局赵局长更雷人的官话,还会一个劲地钻进咱们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