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药品阳光配送成了权力寻租的马甲

(2010-06-12 18:05:13)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时说

    周明华

  为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虚高药价,山东部分城市正在推进医疗机构用药“阳光集中配送”。但这一旨在惠民的医改举措却引发了上百家医药商业企业及医院的质疑:一些地方政府推行的药品“阳光集中配送”变为“一家配送”。独家配送后部分药价不降反升(6月12日《成都晚报》);另据央视5月27日报道,在陕西物价局网站上,恩丹西酮最高零售价为84.80元。若以出厂价计算,该药利润率达2000%左右。

 

这种外表打着“阳光集中配送”的美丽招牌,内心一直琢磨着和正干着的却是灰色赚钱勾当的垄断行为让人惊悚。这种行为与市场经济的公正运作、公开竞争背道而驰。招标的目的不是为了引进质优价廉的药品,反而变成了一家为大的垄断经营。拿独家配送药品企业山东海王公司来说,居然能像一个“市场判官”那样向各大医院发号施令“谁不选择山东海王公司,就要调查谁”。这不应是药企该有的霸道与骄横,倒像是一个能左右药品市场方向的达官贵人。

 

谁给他们的权力?原来,山东部分地市的药品配送市场,都有政府部门作当家人的公权之影。这些独家配送的企业都有“红顶”盖头,难免行为张狂。此前,湘雅二医院把出厂价15.5元的芦笋片,以213元卖给病人,该医院药品采购者称,此药招标采购到医院已是136元,医院所购药,均通过政府有关部门指定公司。 “红顶药商”已把药价暴提了,而医院不过是 “食物链”上最后一条“食利虫”。若政府指定的药企,能为百姓着想,并公开秉承“送质优价廉的而不送有利可图的”原则,那百姓肯定鼓掌击节,但而今看来这些垄断药企的行为却正好相反。

 

显然,作为公共监管的猫与作为被监管对象的老鼠,两者之间却意外发生了或明或暗的联姻关系。有监管药品市场是否公平良序职责的猫们,虽名义上是为公共服务的,他们的权力也是人民赋予的,但实际上却与鼠辈们上演着一场“猫鼠同眠”闹剧。当然猫是这场闹剧中主角,而鼠却是配角,猫最终从中分得一大杯利益之羹。不久前,有媒体报道称,当前药品成本只占零售价的5%,20%为有处方权的医生所回扣,而多达75%的利益部分被流通环节生吞活剥了。毋庸讳言,这一大块利益蛋糕,几乎成为处在流通环节的各类吃客们的一块葱油饼了。

  

要解决药品配送领域中的灰色利益问题,根本的出路是让公权撤出不该去的地方,而更应到场的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市场法则。任何公平公正的药品配送,必须是以法规作强力保障的阳光配送。实际上,当今药价虚高,百姓可谓感同身受。而药品监管市场又缺乏一种统一的协调机制,发改委负责药价调控,卫生部门分管医院,药监局监管药品生产和流通企业。事实上,三者因缺失一种刚性的法律程序的良性互动机制,一直相互消减着监管内力,对药品流通渠道及药价虚高的监管,往往是按下葫芦起来瓢。

  

当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经过药品定价严审之后把药价标在药品包装上,全国公开相类药品之成本,尽快理顺药品降价、流通、进药店、进医院等各环节的成本增加幅度,并将这种幅度全面公开,各个政府监管部门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如何用法律法规防止他们挽起裤脚跳进利益之沼,以及各部门如何协作与配合的法律机制等,亟待权威机构的法律廓清。惟如此,方能杜绝权力涉水药品垄断配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