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不懂的加分公示是对舆论监督的报复

(2009-06-22 12:56:55)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时说

周明华

浙江省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政策加分考生名单,16日通过浙江教育考试网向社会公示后,考生家长章先生致电媒体称,表格中只有4000名考生的报名序号、姓名、加分项目与分值,比2008年的详细公布简单了许多。“这叫我们监督什么,怎么去监督呢?”章先生说。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新闻发言人张江琳对记者说以“开会忙”为由拒绝接受采访。几小时后发来短信说:“公示内容网上已有,请查阅。”(6月22日《成都晚报》)


当前全国各地高考加分之乱,已成为广大学生家长普遍反对却又无力斥掉的横亘在胸口上的一块“不公隐痛”。什么“三模三电”(即航海建筑模型、航空航天模型、车辆模型与无线电测向、无线电通信、电子制作),什么“省优省干”,什么国家级运动员,什么奥林匹竞赛,什么科技创新大赛,什么高校本校职工弟子,什么博士子女,什么见义勇为等,甚至有地方还推出独生子女、纳税大户子女等,均享有在众多考生倾身待发的起跑线上跨先一大步的特权。


之所以大家如此一致地反对这些额外加分,是因为这种动辄就加一二十分的公共行为,让普通家庭望而却步。拿闹得全国一片哗然的浙江绍兴一所重点学校组织的37名学生参赛来看,33人都是航模能手,都获加分优待,而另外4名未通过者很快又通过其他赛事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一句话,敢出万金培训费来“玩模”者,当然不是大多数百姓家的孩子。那么能“捡”走这20分的考生,不是有权者就是有钱人。所以,除少数民族或极少数烈士子女的以外,全面取消各类高考加分,可以说早已成为公民共识,道理也是不言而喻的。


但这种多年形成的公众舆论,尚未改变老百姓的孩子只有“裸考”的不公命运。在最近各地纷纷传出“加分丑闻”时,教育部似乎也没有感受到高考这块一直以来较为干净的土地,已被权利与金钱部分玷污的灼痛感,只是在置喙之声如潮之时,该部新闻发言人续梅才于日前表示,未经过公示的考生,以及加分的项目、加分的分值,是不能计入高招投档的成绩里去的。而现在,别说取消这些五花八门的高考加分项目,就是要求方便公众监督的“公示”都变成“雾里看花”了。不是吗?浙江这四千名获加分的考生中,有那么多同名者,光有序号、姓名,这不是成心要和大家“躲猫猫”吗?


那么这种让人看不懂的公共信息公示,显然与教育部所要求的那种详细公示不一样,是一种“公示秀”而已,是在简单应付教育部罢了!甚至是对持续已久的舆论监督的一种报复。目前各地高考成绩已陆续出来,而加分程序即将启动,为此,为了将诸如浙江这样的各地暗箱操作加分程序及时制止,建议教育部立即成立调查组,迅速彻查浙江加分情况,如果存在以权谋私或以钱开路的教育腐败问题,当严厉依法追究,从而给广大考生家长一个满意交待。而且,在这些考生加分真相未全面揭开之前,必须暂停这4000多名考生的加分程序。因为浙江曝出的“加分门”事件,事实上在各地并不鲜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