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总让百姓得实惠的东西无法推广
(2009-06-06 15:07:0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时说 |
周明华
“其貌不扬”的陕北县城——神木,由于坚持“全民免费医疗”而声名大噪。终于在事隔半月之久后得到陕西省几大权威部门的回应。据6月6日新华社讯,陕西卫生厅办公室主任葛云峰称,陕西卫生厅领导先后两次到神木调研,认为神木没有普遍性。“我们对此没有总结,总结了也推广不开。尤其是在西部欠发达地区,这一做法没有推广和示范意义”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有关领导也称,在当前医改正在推行的背景下,神木的“全民免费医疗”与新医改政策有不衔接的地方。
这两大作为民生保障公共机构的这般高调回应,着实像两盆泼向神木的冷水,瞬间让百姓身上打起寒战。我们来听听神木县百姓特别当地农民对“免费医疗”的声音——“我们农民过去有病,害怕上医院,都是自己在家里硬扛着。”神木县店塔镇石窑店71岁农民王号善说。5年前,王号善患上胃溃疡,没钱进医院一直拖着,最终胃溃疡癌变为了胃窦癌,最近因为免费医疗他才接受手术。他说:“农民看病,政府出钱,我们和干部都一样了。”
好一个“我们和干部一样了”,农民的这种表白,真实地表达了他们对这一惠民政策的质朴而直接的欣然之情。身在西安的省卫生厅与人保厅的官员,可能无法真切地体味得到,因为他们自身早已无生病是否能全额报销之忧,他们的公费医疗全额报销一直与财力不济之间未有关系。什么叫“无推广意义”?啥叫“有不衔接的地方”?那为何对公权力有利的政策总是说推广就推广了呢?当初推广党政干部生病全额报销的政策,问过纳税人吗?有意识去掂量过财政的钱袋是否干瘪吗?最终还不是“说干就干、不留悬念”吗?我们不能总让百姓得实惠的东西无法推广,总习惯性找出诸如“政策不衔接”的说法来推太极,而让有权制定政策者每每在利益平台出现之时能捷足先登。
我注意到,不管是神木县的书记、县长和卫生局局长,在之前总是把胸口拍得咚咚直响,并一再强调:神木不差钱,免费医疗将坚持下去!而不仅不深度研判、倾力推广,反而泼冷水的陕西省相关公共职能部门,显然是被神木一次又一次的“不差钱表白”给戳痛了利益神经,并部分捅破了那张潜规则的大网。此网中的既得利益者,实际上还是少数。但这些人固守这份蛋糕不被公众切割的能量一直不小。这从前年中科院披露的一份调查资料中得到印证——在我国政府投入的医疗费中,80%是为850万以党政干部为主的群体服务;全国党政部门有200万名干部长期请病假,其中有40万名干部长期占据干部病房等。
试想,拟制公共政策者,根本不会有“看病难”之忧,还会殚精竭虑地为百姓“看病难”想办法吗?当然会,但可能性较小,因为他们缺乏一种攸关切身利益而不得不倾力为之的源动力。说不定,当广大农民发出“我们和干部都一样了”的喟叹之时,还有一些“官人”感到一种潜在的、莫名的心理失衡——农民岂能和咱们一样“平起平座”?这不是诚心要让我在官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的汗水白流了吗?这只是笔者的一句戏言,但我们有理由希望更多的地方从“神木”这面镜子中照出为民谋利过程中的“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