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县官亲手除癣”是创卫潜规则下的蛋

(2009-03-18 18:44:52)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文杂音

“县官亲手除癣”是创卫潜规则下的蛋

县长滕英明在清除牛皮癣

“县官亲手除癣”是创卫潜规则下的蛋

县委书记李洪义正在擦拭墙上的牛皮癣

 

周明华/文

手拿刷子、喷水枪和抹布,公务缠身的书记、县长亲自动手清除城市“牛皮癣”。3月13日,一网友在网上发帖《云阳书记县长走上街头清除“牛皮癣”何需亲历亲为?》,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称,县官何必在百忙之中对此“小事”亲历亲为。云阳县委书记李洪义18日称,云阳正在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号召大家一起关心城市环境。(3月19日《重庆商报》)

 

县官带头亲手除癣,欲县城打份得靓丽一些,让街头干净一点,使市民看着舒畅一些,这本意没错,此行为也与云阳欲创国家卫生县城的精神共脉。但他们所选方式偏颇了。因为,公共服务要抵达高效、有序的形态,就需把握公职人员能各司其职的基本原则。今天为创卫,县官撇开待处的公务去墙面除癣,那么谁对延办的工作负责?明日若为 “迎检”,又去街头掀起一场卫生大扫除运动,那是不是要让环卫工去作县官呢?

 

显然这是社会职能与职责的错位。除癣扫街之事,应属环卫部门的份内职责,县官需要思考与处理的是本县公民的法治、民生、安全问题。公仆的这种运筹帷幄与默默为民做实事、做大事的过程,虽然比不上镜头紧跟的公开除癣生动和轰动,但体现出的却是一种执政理性和良性的职责精神。而云阳县领导带动机关干部突击创卫的这一做法,不但难以号召大家关心环境,相反使得一些公仆难以各履其职、各负其责,最终还会部分搅乱社会职责的平衡环境。

 

还应看到,云阳这次“领导除癣”不过是全国各地创卫工作的一个精彩剪影,它是对“上检下迎”这张官场图谱的一次贴切注释,是对当前创卫领域固守已久的潜规则的一次形象表达。一边是上面下来检查前,煞有介事地弄得轰轰烈烈,生怕下面的市长、县长不知道;一边是数万甚至数十万干部全员突击上街,让“满地烟头堆积”“满墙牛皮癣”的现象转眼消失。而迎检者一走,烟头照旧布满街头,墙上便又出现除之不净的“鬼画桃符”。

 

这股歪风之所以频现,缘由在于,检查者与迎接者仿佛心知肚明,共同铺设着一条固定的“检查路径”,这种已然成为显规则式的“制度化”的面子运动,让拉窗关店迎检、临街围墙画绿、数万干部捡烟头、书记、县长除癣等忽悠行为可以名正言顺,可以轰轰烈烈,让逆情悖理者能够畅行无障。显然,这样的一阵风式的创卫运动,不仅打破一座城市原有的宁静之外,还会在一些官员和市民脑中自觉和不自觉中又“种进”了新的浮躁与虚假的思维。

 

为此,笔者建议,首先,我们应重新全面评估审查目前的城市创卫设置与检查验收体系的科学性与公正性,到底这一原本为了城市洁净而设的评价体系是不是反而破坏了我们城市的人文精神和平衡状态;其二,既然是评比活动,我们就应考量这一体系存在的法律依据,重新审视评比本身的成本和实效,若事实证明它有需要价值,则可保留,否则应取消。其实,公共环境与人是一种恒久的相互作用的依存关系,它决定了一地和谐、卫生的浓厚人文气氛的长久酿就,靠的并非一阵风式的迎检评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